堯的都城——陶寺遺址(上)

就山西博物院臨展“大政之源”的文物,對陶寺遺址作一簡介。

陶寺遺址位於山西南部的襄汾縣,屬於中原龍山文化,時間跨度爲2300B.C.—1900B.C.,學者認爲是堯的都城。

1、築城

陶寺是一座城,且有外城和宮城。陶寺中期的城址面積280萬平方米,城市功能也有明確的規劃,有13萬平方米的宮殿區(宮城)、大型宗教建築、倉儲區、手工業區、普通居民區、墓葬區。

出土的排水管說明建設者考慮了地下排水問題,有句話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四千年前的排水設施表明了陶寺文明的程度。(因爲陶排水管上有孔,且發現的少,其功能尚有爭議。)

2、把控時間

陶寺文化對時間的把控能力讓人讚歎,那裏有世界上最早的觀象臺(距今約四千年),可以通過觀測日出確定節氣。

迄今陶寺發掘中最大的墓葬是中期的IIM22,是一座王級大墓,出土了一套我國最早的圭表實物。

古人立標杆垂直於地面,稱“表”,水平放置於地面帶刻度的標尺稱“圭”,太陽照射“表”的頂端,投影到“圭”上,通過測量日影的長度,用來定方位、定時刻、定節氣、定地域。

關於圭表的最早的記錄見於《周禮》和《周髀bì算經》,但兩者記錄不同,表高八尺,《周禮》上說“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夏至時影長一尺五寸,是“地中”的所在地),而《周髀bì算經》上說夏至影長一尺六寸。

古人圭表測量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爲了確定“地中”(天下地理的中心位置),學者認爲,《周禮》的“地中”是周代的洛陽,而《周髀bì算經》指的是更古遠的時代,是陶寺這個位置。

漆杆樹立在墓室的東南角,殘長171.8釐米,杆身上有黑色、石綠和粉紅三色環,色環交替出現。從漆皮剝落處可看到木纖維和細線橫向捆紮凹痕,原爲木製空心管狀杆。同時出土有玉琮遊標、玉戚景符、玉戚垂懸附件。

這根漆杆便是圭尺,第十一號紅色帶處爲夏至影長的標誌,長度約爲陶寺尺一尺六寸,與《周髀bì算經》相符。

陶寺圭尺從物證的角度說明最初“中國”的含義是地理的中心位置。

另外在這座墓的東北角壁龕出土了一個大漆木箱,裏面有5件形狀奇特的漆木器,圓錐狀尖端有孔,經學者復原實驗研究,認爲是古代的沙漏。使用80目的細沙,每隻沙漏漏完的時間爲14.4分鐘。(實驗未必能證實陶寺人就是這樣使用的,只能說是目前對這套文物最合理的解釋。)

一天有1440分鐘,中國商代便把一天分爲100刻,宋代漏刻一刻是14.4分鐘,這個時長分割單位可能能上溯到陶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