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的都城——陶寺遗址(上)

就山西博物院临展“大政之源”的文物,对陶寺遗址作一简介。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的襄汾县,属于中原龙山文化,时间跨度为2300B.C.—1900B.C.,学者认为是尧的都城。

1、筑城

陶寺是一座城,且有外城和宫城。陶寺中期的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城市功能也有明确的规划,有13万平方米的宫殿区(宫城)、大型宗教建筑、仓储区、手工业区、普通居民区、墓葬区。

出土的排水管说明建设者考虑了地下排水问题,有句话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四千年前的排水设施表明了陶寺文明的程度。(因为陶排水管上有孔,且发现的少,其功能尚有争议。)

2、把控时间

陶寺文化对时间的把控能力让人赞叹,那里有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距今约四千年),可以通过观测日出确定节气。

迄今陶寺发掘中最大的墓葬是中期的IIM22,是一座王级大墓,出土了一套我国最早的圭表实物。

古人立标杆垂直于地面,称“表”,水平放置于地面带刻度的标尺称“圭”,太阳照射“表”的顶端,投影到“圭”上,通过测量日影的长度,用来定方位、定时刻、定节气、定地域。

关于圭表的最早的记录见于《周礼》和《周髀bì算经》,但两者记录不同,表高八尺,《周礼》上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夏至时影长一尺五寸,是“地中”的所在地),而《周髀bì算经》上说夏至影长一尺六寸。

古人圭表测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地中”(天下地理的中心位置),学者认为,《周礼》的“地中”是周代的洛阳,而《周髀bì算经》指的是更古远的时代,是陶寺这个位置。

漆杆树立在墓室的东南角,残长171.8厘米,杆身上有黑色、石绿和粉红三色环,色环交替出现。从漆皮剥落处可看到木纤维和细线横向捆扎凹痕,原为木制空心管状杆。同时出土有玉琮游标、玉戚景符、玉戚垂悬附件。

这根漆杆便是圭尺,第十一号红色带处为夏至影长的标志,长度约为陶寺尺一尺六寸,与《周髀bì算经》相符。

陶寺圭尺从物证的角度说明最初“中国”的含义是地理的中心位置。

另外在这座墓的东北角壁龛出土了一个大漆木箱,里面有5件形状奇特的漆木器,圆锥状尖端有孔,经学者复原实验研究,认为是古代的沙漏。使用80目的细沙,每只沙漏漏完的时间为14.4分钟。(实验未必能证实陶寺人就是这样使用的,只能说是目前对这套文物最合理的解释。)

一天有1440分钟,中国商代便把一天分为100刻,宋代漏刻一刻是14.4分钟,这个时长分割单位可能能上溯到陶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