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对话】:远见与空想 一、前言: 二、本拟对该位贤友发出的留言 三、对自己本拟发出留言的再审思

★❤


  2023/01/29


一、前言:

  见某位贤友曾这么说:


  没有行动的远见只能是一种空想。没有远见的行动只能是一种苦役,远见和行动才是世界的希望。

  行动和远见是推动世界前进的两个轮子。没有远见的行动是苦役,没有行动的远见是空想。

  看到了以上的说法的当下,我曾想去作一些补充。因为,我心中认为的远见绝不是没有行动,因为,若没行动,怎么成得了远见?但,这里还要细析分:

  由于具备远见的定见,对于会产生无效作为的行动,就再也发不起了。对于不具备远见的人,这就会觉得没有道理,明明可以赚,为什么不赚?由于看到不去赚的作为,就称此为没有行动。殊不知,赚这种有负效果或后遗症的钱,不去赚才是正确的作法。这说来容易,但一个群体当中,有〝要赚得去赚这种钱〞的意见的人多到足以掩盖有着远见之人声音的人数时,有着远见之人还去赚不去赚?明明不赚为妥为正的事,竟然被认定为…不作为?无作为?

  基于这种认知,我本来,想要对这位贤友留下一些意见的。以下的第二部分,便是我已经拟好的文字。但后来,再经思考后,原本拟好的文字,不打算发了。不打算发了的理由,我放在第三部份。


二、本拟对该位贤友发出的留言

  就终极目的而言,没有远见的行动只能是一种苦旅,没有远见的不行动只能是一种苦牢。

  思索的本身,其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只是这种心理活动,不为外人所见。除非透过文字、语言、道具、符号、沟通、交流…使心理活动具象化,因着具象化而使得活动变得可见。

  远见:对长远性的目标的明晰看见,因这看见,而能对行为、行动、活动…有所明晰的抉择。
  短视:对长远性的目标的蒙昧茫然,因这茫然,无以对行为、行动、活动…提供明晰的抉择。

  正确的思索与观察,是远见的前提。
  正确的思索与正确的观察的结合,是远见所以成的必由之路。

  思索,是为着对增上的目标有所增益。于是,思索的本身便成了一种抉择。
  有效思索,既然会对增上的目标有所增益,这会体现在…对无效行动乃至是负效行动的辨明与主动避离…的B事项上,与对有效行动的掌握与适时发起…的A事项上。

  B事项的作用在…不入泥淖。
  A事项的作用在…足以建功。

  所谓的远见,因为超越了短视性的急利心理与相应作为,于是便能以更长时间距来审视阶段性目标的合理性,究竟合不合乎终极目的。


三、对自己本拟发出留言的再审思

  边写边观察着自己的内在状态,以及本拟发出留言的果效后,后来,决定不发了。

  因为发现,按照〝依义不依语〞的原则时,该贤友应该与我的想法一样。只是在表述时,一时的不察,而忽略了细微处,所以才会有〝被我认为在表述上有不圆满〞的地方。是他真没圆满,还是我对他认知为不圆满…才不圆满?这嘛,这便是我留中而不发的第一理由

  第二理由是

  1在我认知有误,而他仅仅只是表述未圆,但认知无误。在这种情境下,我对他的原表达,他未必会给我反馈。哪怕他给了我反馈,基于我已了有先入为主的主张时,我必然不会仔细参酌他的反馈来查找我认知为误之处。因此,我原本拟发的文字,便成了无用的废言。不发为妥!

  2在我认知无误,而他也由于认知有误而导致表述未圆。在这种情境下,我对他的原表达,除非他相当虚心,不然,我写那么多,都会被他当成废言看待。哪怕他足够虚心,对他的观察还不够就写这样的内容,感觉上,还是不大适合。基于这样的观察,就决定不发了。

  对着与人的和谐关系的看重,使得我,将原本的行动给hold住。这并非代表我没行动,而是在考虑自己的行动的果效后,对终极目的有没有如实的贡献分?若无,那么,就得hold住。我的这个hold住的表相,看起来就像是没行动的样子。但我真没行动吗?非也!非也!不然,怎么会有如上那么多的文字?

  而这种为着与该贤友想构建和谐关系的意图,有没有透过以上的文字展现出来?有的!所以,这算是空想吗?非也!非也!无非是在内在生起了更扎实的定见之后,而在等待着更恰当的机会契入罢了。



  A、 hold住,会被没深解之人,看作为,没行动。
  B、 hold得住,会被不解之人,看作为,没行动。
  C、 hold不住,会被浅解之人,看作为,有行动。

  C最逊,B次之,A最高明。尽管C有行动。



  D、 顶住,会被没深解之人,看作为,没行动。
  E、 顶得住,会被不解之人,看作为,没行动。
  F、 顶不住,会被浅解之人,看作为,有行动。

  这里,须谨慎。没见上下文前,不可随意下评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