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老李衛河畔行走

文/ 梁樹麗

衛河,是新鄉的母親河。

週一下午閒來無事,老李提出沿着衛河走走。

出了門就到南幹橋,沿着南幹橋向北一直走,我們就能走到牧野公園,但是我們並沒有繼續走牧野公園的方向,而是走到河對面,再沿着河向西行走。

我這個人是路盲,雖然我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很多年,但是我的活動範圍也只是在金穗大道這條路上折騰,其它地方我瞭解的甚少,當然對於每條路的名字我更是記不住。

老李告訴我這是衛河,然後又告訴我將來衛河上面會有船通行恢復到以前的狀態等等,我在河的兩邊確實看到“禁止登船”的字樣,這讓我疑惑不解,這條河裏哪裏有船?

我發現南幹橋下面的水其實很少,但是過了平原路再向北走,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原來這裏有一個攔截的水壩,把上游和下游分割成了兩部分,這樣下游的水明顯多了許多,而且清瑩透徹。

這樣想來,南面的只是河,而分割線這裏水位更深的地方纔是衛河。

河邊有一羣人在釣魚,老李是真有心,他查了一下,有70個人在釣魚。我這個人好奇心重,自然喜歡看人家釣魚,但奇怪的是,我站在誰旁邊看,那個人就釣不上,反而是我一離開,魚就上鉤了。

老師說我的氣場太強大,嚇得魚都不敢靠近了,突然發現老李現在越來越逗了。我也是一個非常喜歡釣魚的人,我提出買一個魚竿也加入這樣的隊伍,老李說釣上的魚還沒拇指長,實屬傷害生命,更何況有些人釣魚之後又扔回河裏,他們享受的是樂趣,留給魚的則是痛苦。

有道理,我們需要尊重生命。

說實在,我出門的時候是奔着公園去的,只是老李不願意去公園,他說人要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去一些不同的地方纔有意思,何況不瞭解新鄉,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新鄉人?

我還是被他說服了。

漢朝以前,衛河被稱爲清河或白溝。隋朝時,它是大運河的組成部分,爲永濟渠。宋曰御河。明爲衛漕。清朝時因爲該河發源於春秋衛地,終於天津衛,改成衛河,並一直沿用至今。站在衛河岸邊,你閉上眼睛讓思緒紛飛,就能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隋朝,看見隋人疏浚永濟渠的場景,也能看到一艘艘繁忙的揚着帆的運糧船。能看到英俊威嚴的岳飛牽着高頭大馬正在飲馬口的衛河裏飲水。你能看到建國初期,上百艘的船隻把抗美援朝的物質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和天津。而如今,衛河上已經沒有了來往穿梭的船隻,其樹木蔥鬱的河岸及衛河公園、牧野湖成了人民休閒的聖地。衛河就是新鄉人的生命之河和智慧之河。

我問老李他們老家衛輝的名字是不是和衛河有關,老李說衛輝,衛輝,就是衛河生輝的意思,估計這就是衛輝這個名字的由來。

老李說沿着衛河一直向西走,就會發現一個小公園,小公園在衛河湖畔別具一格,非常有情調。

對我來說,行走就是一種情感的體驗,就是鍛鍊身體,至於景緻都是大同小異的存在,如果真有不同,那也是一種小確幸。

水中竟然有野鴨,它們遊得很快,它們不僅會游泳而且還會在水面上飛翔,這讓我們非常驚歎。

衛河的水碧波盪漾,加上週一的天氣又特好,一點風都沒有,暖陽下如果不出門享受陽光簡直是對不起如此好的天氣。


行走的路上看到一隻可愛的小狗,我想給它拍一張照片,但是人家很高冷,就是不看鏡頭,只是坐在那裏聽主人拉弦唱戲。

你敢信嗎?

河提的牆上竟然有人寫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這難道是看過電影《滿江紅》之後的手筆?四個字的左右方向還有兩個章,想必寫字之人是懂書法的,也是一個非常有格局的人。

衛河畔運動最多的是老年人,他們三五成羣在河邊或閒聊或下棋或吹拉彈唱或鍛鍊很是熱鬧。城市老人的退休生活更爲休閒與豐富多彩,想比同齡的農村老人,他們卻一直在勞作的狀態,田間勞作成了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沿着河堤一路向前走,一邊走一邊看風景,現在是冬季,一切都是水墨畫,但畫裏又蘊藏着無限生機。

冬天看樹和夏天看樹感覺自然不一樣,枝繁葉茂的時候我們看不到樹的力量,只是用外像揣測定義;而冬天不同,沒有了外在的點綴,一切都是筋骨之力。

樹,靜靜地在那裏,卻能讓人感受到洶湧澎湃的發力。我更喜歡冬天的樹,喜歡站在樹下擡頭觀望,每一棵樹在天空的映襯下如同一張薄紗,真實的讓人感動。

走到目的地才發現老李說得公園原來是解放路附近的衛河公園,我想再向前走一段路,我們就到詩云家了,從南幹橋沿着河走到解放橋,我再一次發現了自己的行走潛力。

等薔薇花開的時候,我一定要來看看這一“牆”的花的瀑布,知道我喜歡薔薇花,老李在老家院裏種了兩面牆,估計今年的花海就能翻牆而入。

老李說沿着解放橋還可以向前走,我果斷拒絕,想着自己竟然走了兩個小時,我還得走回去,我覺得還是悠着點爲好。

回到家發現我們走了兩萬多步,這是我行走的最高值了。老李說去人民公園只是在轉圈,而沿着衛河行走,則是一路向前,風景無限。

突破思維侷限,你就會發現原來最美的風景一直在身邊,我們完全不必捨近求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