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老李卫河畔行走

文/ 梁树丽

卫河,是新乡的母亲河。

周一下午闲来无事,老李提出沿着卫河走走。

出了门就到南干桥,沿着南干桥向北一直走,我们就能走到牧野公园,但是我们并没有继续走牧野公园的方向,而是走到河对面,再沿着河向西行走。

我这个人是路盲,虽然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很多年,但是我的活动范围也只是在金穗大道这条路上折腾,其它地方我了解的甚少,当然对于每条路的名字我更是记不住。

老李告诉我这是卫河,然后又告诉我将来卫河上面会有船通行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等等,我在河的两边确实看到“禁止登船”的字样,这让我疑惑不解,这条河里哪里有船?

我发现南干桥下面的水其实很少,但是过了平原路再向北走,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原来这里有一个拦截的水坝,把上游和下游分割成了两部分,这样下游的水明显多了许多,而且清莹透彻。

这样想来,南面的只是河,而分割线这里水位更深的地方才是卫河。

河边有一群人在钓鱼,老李是真有心,他查了一下,有70个人在钓鱼。我这个人好奇心重,自然喜欢看人家钓鱼,但奇怪的是,我站在谁旁边看,那个人就钓不上,反而是我一离开,鱼就上钩了。

老师说我的气场太强大,吓得鱼都不敢靠近了,突然发现老李现在越来越逗了。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人,我提出买一个鱼竿也加入这样的队伍,老李说钓上的鱼还没拇指长,实属伤害生命,更何况有些人钓鱼之后又扔回河里,他们享受的是乐趣,留给鱼的则是痛苦。

有道理,我们需要尊重生命。

说实在,我出门的时候是奔着公园去的,只是老李不愿意去公园,他说人要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去一些不同的地方才有意思,何况不了解新乡,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新乡人?

我还是被他说服了。

汉朝以前,卫河被称为清河或白沟。隋朝时,它是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为永济渠。宋曰御河。明为卫漕。清朝时因为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于天津卫,改成卫河,并一直沿用至今。站在卫河岸边,你闭上眼睛让思绪纷飞,就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隋朝,看见隋人疏浚永济渠的场景,也能看到一艘艘繁忙的扬着帆的运粮船。能看到英俊威严的岳飞牵着高头大马正在饮马口的卫河里饮水。你能看到建国初期,上百艘的船只把抗美援朝的物质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和天津。而如今,卫河上已经没有了来往穿梭的船只,其树木葱郁的河岸及卫河公园、牧野湖成了人民休闲的圣地。卫河就是新乡人的生命之河和智慧之河。

我问老李他们老家卫辉的名字是不是和卫河有关,老李说卫辉,卫辉,就是卫河生辉的意思,估计这就是卫辉这个名字的由来。

老李说沿着卫河一直向西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公园,小公园在卫河湖畔别具一格,非常有情调。

对我来说,行走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就是锻炼身体,至于景致都是大同小异的存在,如果真有不同,那也是一种小确幸。

水中竟然有野鸭,它们游得很快,它们不仅会游泳而且还会在水面上飞翔,这让我们非常惊叹。

卫河的水碧波荡漾,加上周一的天气又特好,一点风都没有,暖阳下如果不出门享受阳光简直是对不起如此好的天气。


行走的路上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我想给它拍一张照片,但是人家很高冷,就是不看镜头,只是坐在那里听主人拉弦唱戏。

你敢信吗?

河提的墙上竟然有人写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难道是看过电影《满江红》之后的手笔?四个字的左右方向还有两个章,想必写字之人是懂书法的,也是一个非常有格局的人。

卫河畔运动最多的是老年人,他们三五成群在河边或闲聊或下棋或吹拉弹唱或锻炼很是热闹。城市老人的退休生活更为休闲与丰富多彩,想比同龄的农村老人,他们却一直在劳作的状态,田间劳作成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我们沿着河堤一路向前走,一边走一边看风景,现在是冬季,一切都是水墨画,但画里又蕴藏着无限生机。

冬天看树和夏天看树感觉自然不一样,枝繁叶茂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树的力量,只是用外像揣测定义;而冬天不同,没有了外在的点缀,一切都是筋骨之力。

树,静静地在那里,却能让人感受到汹涌澎湃的发力。我更喜欢冬天的树,喜欢站在树下擡头观望,每一棵树在天空的映衬下如同一张薄纱,真实的让人感动。

走到目的地才发现老李说得公园原来是解放路附近的卫河公园,我想再向前走一段路,我们就到诗云家了,从南干桥沿着河走到解放桥,我再一次发现了自己的行走潜力。

等蔷薇花开的时候,我一定要来看看这一“墙”的花的瀑布,知道我喜欢蔷薇花,老李在老家院里种了两面墙,估计今年的花海就能翻墙而入。

老李说沿着解放桥还可以向前走,我果断拒绝,想着自己竟然走了两个小时,我还得走回去,我觉得还是悠着点为好。

回到家发现我们走了两万多步,这是我行走的最高值了。老李说去人民公园只是在转圈,而沿着卫河行走,则是一路向前,风景无限。

突破思维局限,你就会发现原来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身边,我们完全不必舍近求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