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梭倫改革能成功,貴族甘心讓權?中國不是普遍士族和貴族又鬥爭

 

 還需要優秀的領導者,民主還需要好領導啊

 

個人認爲中國是集體主義的民主,即使是民主也會顧及周圍大多數人的感受和想法的民主,所以很少能有太出格的舉動。

我是說這個制度和文化本身的特質。

引申開來就是說,即便是換澤連斯基上去,轟炸那斯拉夫大使館也不會貿然開戰,是集體決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是制度和文化上的優勢。

民主不是目的,是手段,是統治階層在風雲變換時可以全身而退的選擇;

在獨裁和專制的時候,沒有這麼體面的落幕方式。

即便是祖靈崇拜時要代替神靈崇拜,

商紂王是改革成功了,

當時清除貴族的手段依然是血腥無比的

當然後來武王清除微子等貴族依然是靠鐵與血

就是說即使這個統治階層即便落後了

它不甘心也沒有一個合適的下臺階機會。

包括秦,

如果是扶蘇即位,在仁政的薰陶下,

依然會是另一種漢朝。

 

 

2 吉爾加美什 傳說

3 波斯 雄起和牧野之戰

4 埃及人覺得需要這樣一種定期舉行的節日,這表明人們擔心,如果沒有這種禮儀性的活動來加以強化,法老的力量可能會逐漸消失。毫無疑問,法老仍然象徵着一種神性,但是前兩個王朝中的鬥爭也使法老人性的一面展現得非常明顯。當一種觀念開始失去原有的某些驚人的力量時,有人就會用一些儀式和制度來輔助它,而之前這些東西是完全不必要的。在這種情況下,依靠魅力或神賜而選出領導者的制度就讓位於一個規則和繼承機制。權力的自然展示在節日慶典上被神化;法老在執行國家意志的時候,其人性的一面被抹殺了。

5 烏魯卡那基的正直是一種政治自殺

 

6 河流分開了一個人的今生和來生,而浸入過河水就等於一個人改頭換面

7 統治多個部族要求統治者對宗教有清醒的認識,處理問題的時候要靈活,薩爾貢具備這個能力。他每到一處,都會給當地供奉的神明獻上祭品;他就像真正的蘇美爾人一樣在尼普爾修建廟宇;他還讓他的女兒去烏爾擔任月神的最高女祭司。

可能援軍到得太遲,或者數量太少,拉爾薩的軍隊最終攻佔了烏爾。不久,岡古農宣佈自己是古城的保護神,並作詩(雖然他的亞摩利祖先從未這樣做過)向月神承諾他嚮往恢復古風:“你,南納,深受國王岡古農的鐘愛。”“他將爲你重修你的城市,他將爲你召回離散的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你的烏爾古城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永不減少的房子,願岡古農長存!”[插圖]他宣稱有權重修他人遺蹟的策略後來爲多位征服者所用。

 

 

 

8 儘管薩爾貢死後局面一度混亂,但他的後代仍然將他的家族在阿卡德的統治延續了100多年,持續時間遠遠超過任何一代蘇美爾王朝。阿卡德帝國的統一不單單是靠統治者個人的能力。薩爾貢採用了類似埃及的官僚體系和行政管理體系,終於爲在美索不達米亞構建帝國提供了合理的國家結構。即便王位從一位偉大的父親傳給一個沒有多少能力的兒子,帝國也可以維持下去。

 

9 人民發現法老神威的極限似乎加速了法老命運的衰敗,孟卡拉的放權似乎使埃及開始走下坡路,直至國家陷入無政府的沼澤不能自拔。
有關孟卡拉統治時期的傳統敘述是希羅多德從孟斐斯的祭司那裏轉述的。孟卡拉發現自己已經身陷困境。神靈不滿孟卡拉的統治,於是他們傳遞消息給他:孟卡拉將在他統治的第七年年末駕崩。他感覺極其不公:
胡夫和哈夫拉封閉聖壇,藐視神靈,毀了人民的生活,他們卻活了好多年,而像自己這樣敬畏神靈的人卻要很快死去。神諭答覆說,他折壽正是因爲他是一個敬畏神靈的人——他沒有做他該做的事。埃及會遭受一場一百五十年一遇的浩劫,他的兩位祖先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卻沒有。[插圖]
這種極其詭異的懲罰故事表明,神權和仁政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的緊張。其實,法老神一樣的地位與他是否有意願探索這種權力有關。同情就是示弱。如此一來,神一樣的統治者擁有的無限權力有其自身的侷限性;權力最終只能把自身帶到一種境地,即要麼法老退位,要麼人民起義。
其實這正是第四王朝的遭遇。孟卡拉突然駕崩,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謝普塞斯卡弗(Shepseskaf)。謝普塞斯卡弗僅順利統治了四年,而且他沒能擁有一座金字塔;他死後被埋葬在舊式的馬斯塔巴式墓中,墳墓位於第三王朝的薩卡拉老墓園。到此,第四王朝結束

 

10 亞伯蘭從上帝那裏既得到一個應許,也接到一個命令。應許是亞伯蘭會創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國家會得到保佑;命令是他離開現在的生活的國家及其人民(烏爾城和混居在那裏的阿卡德人、蘇美爾人和其他閃米特人),去“上帝將要指示他的土地”——迦南的土地,幾乎就在正西方向。[插圖]
很多民族都聲稱自己的祖先可追溯到一個特別受到神的眷顧的個體,但是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這樣的記載。亞伯蘭在血緣上與他周圍的閃米特人並無分別,與居住在他前往的土地上的人也沒有多大不同。然而,他接到了神諭,從其他人中脫離出來,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一個從其他人中脫離出來的閃米特人,信仰一位從多神教的混亂中脫穎而出的神靈。他是第一個一神論者。

 

11 經歷了艱難的開端之後,夏朝的王位顛簸着傳承了幾個世紀。但中國的歷史學家告訴我們,統治的權力一旦取決於血緣而非實力,統治者就會慢慢腐敗。夏朝君主陷入了一個循環,這樣的循環將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一再重複:開國之君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德行奪取了統治權,他們將王位傳給兒孫,隨着時間的推移,那些子孫變得懶惰,並由懶惰變爲頹廢,再由頹廢變爲墮落,最終導致王朝的瓦解。另一個智慧又強大的人會奪取王位建立新王朝,這種模式會不斷重複下去。在每個週期結束之時,暴君下臺,賢人會使正道迴歸,但他們並不能長期堅守這些正道。誠信惡化爲不信任,虔誠轉變爲迷信,高雅和教養蛻變爲自負和虛僞。司馬遷寫道,這種方式“若循環,週而復始”。
公元前2世紀,司馬遷承襲父職任太史令。他可能對當時的社會稍有不滿。由於觸怒了漢武帝,他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要麼被處死,要麼受宮刑(爲了完成他的史書,他選擇了後者,他的付出在史書編纂者中無人可及)。但是,他對歷史循環的描述基於悠久的傳統和長期的觀察。中國理想中的王權應該建立在智慧之上,可是隻要一國君主取得了對黃河流域的控制權,腐敗、壓迫和武裝衝突必然接踵而至。
在夏朝,這種衝突在桀統治期間達到頂峯,他坐喫山空,將國庫的錢財都用於爲自己修築宮殿。他逐漸疏離了自己的子民,專寵一個貌美、殘暴、惡毒、不得人心的妃子,整日與她花天酒地,無心朝政。他逐漸與部落首領爲敵,一旦有人挑戰他的權威,就會被投入監牢或被處死。司馬遷對桀的評價爲“不務德而武傷百姓”[插圖]

 

12 馬裏和漢穆拉比結盟 選擇

 

13 這種特殊的控制——掌控其他國家的外交權——將在以後幾個世紀內大行其道,這實質上標誌着國家獨立性的終結

 

14 漢穆拉比並不是第一位立法者——烏爾納姆曾捷足先登——但他的法典是遠古時代留存下來最完整的一部,其涵蓋範圍之廣,令人讚歎。其中涉及盜竊(死刑)、幫助奴隸逃跑(死刑)、綁架(死刑)、建築師設計的房屋倒塌壓死了屋主(死刑)、未能妥善履行對國王的義務(死刑),此外還有關於婚姻的規定(婚姻必須訂立書面契約,丈夫可以從法官那裏獲准離婚,但如果妻子被丈夫凌辱,妻子也可以離婚),關於傷害的規定(如果一個人傷害了一個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遇同樣的懲罰,若傷害了奴隸的眼睛只需賠償),關於繼承的規定(寡婦可以繼承土地但不能出售,必須留給她們的兒子),以及關於趁火打劫的規定(任何房屋失火,前來救火之人中竊取屋主之財物者,應“被投入火中”)。[插圖]這些漢穆拉比的法律規範都從帝國中心被推行至各處,目的在於讓被征服者相信巴比倫的統治充滿了正義和公平。這些法律也有助於漢穆拉比對臣民實行十分嚴格的控制。[插圖]
[插圖]
地圖22-1 漢穆拉比的帝國
漢穆拉比素以嚴法治國著稱。他征服了廣闊的地域,因而能夠控制從上游到南方所有的航道;雪松、青金石、石料,以及銀、銅等金屬都必須經過他的檢查站,只有那些持有王室船證的船舶才被允許繼續前行。[插圖]這不僅保證了充足的稅收,還使國王能夠密切監控哪些貨物被運往戰亂頻仍的南部。沒有任何城邦能在漢穆拉比的帝國中祕密武裝自己。漢穆拉比喜歡自稱爲子民的牧羊人;然而,他更擔心的似乎不是外面狼羣的突襲,而是羊長出狼的獠牙後會破圈而出。
他深知,帝國要保持統一,自己就必須全權控制。在一封寫給他將領的信中,我們發現他在戰鬥中運氣不佳,因此試圖想辦法將那些埃蘭女神的雕像運回故土,以期保佑他戰事順利。但他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他並不想借助武力,但如果拱手奉還,埃蘭人則可能認爲這是軟弱的表現。[插圖]

 

15沒有強有力的武力支持,漢穆拉比法典也無力讓龐大的帝國保持統一。

 

16 實際上,哈特舍普蘇特從未廢黜年輕的圖特摩斯三世。她僅僅是把自己描繪爲共治者中的強者。在多座她的塑像中她都戴着王室頭飾和只有加冕法老才能佩戴的方形鬍鬚。葬祭廟中的浮雕也有她慶祝赫卜-塞德節的場景,這個慶典主要是爲了慶祝權力的更迭。圖特摩斯三世也出現在這些浮雕中,站在女王身旁一起慶祝。但只有哈特舍普蘇特在主持塞德節中王權更迭的儀式,這種儀式肯定了法老具備讓尼羅河水氾濫的能力。

17 赫梯國王爲爭奪權力四處征戰,最終導致王國的分崩離析。商朝統治者則採取了一種迂迴妥協的方式,竭力避免正面衝突。他們沒有通過武力與敵人直接交鋒,而是不斷遷移都城,從而統治中國長達幾個世紀。

 

18 像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婚姻一樣,對拉神的崇拜是他個人喜好和政治手段的結合。

 

19 一位母親把自己的孩子藏了三個月。後來他越來越吵,母親知道很難再隱瞞下去,便用紙莎草做了個簍子,把孩子放入簍子裏再用焦油封口,然後把簍子放在尼羅河畔埃及公主沐浴處附近的蘆葦叢中。帶着侍從前來沐浴的公主發現了這個嬰兒,她認出這孩子是希伯來人,但還是決定收養他。這個名爲摩西的嬰兒在埃及王宮裏長大成人。

20 商朝王室定都於殷時,這些“會意字”已經非常成熟,足以用於占卜。在殷墟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數以百計刻在甲骨上的符號,它們對商朝王室的作用就像後來希臘祭司用於占卜的內臟。尋求指導幫助的男女可以去商朝王庭向卜官卜問。卜官使用經過刮磨的、乾燥的牛羊肩胛骨(偶爾也用龜殼),這些骨頭上面刻有圖案或文字,卜官用加熱的金屬工具在上面鑽孔。骨頭裂開後,卜官會根據穿過符號或文字的裂紋解讀祖先所傳遞的信息,並通過這種方式將智慧傳給在世的人。卜官用刀把卜辭用的符號刻在骨頭或是龜殼上,然後在標記上塗上顏料

 

21 在逐步發展成印度人的過程中,人們通過共同的哲學和宗教,而不是政治組織或軍事力量聯繫在一起。[插圖]因此,《梨俱吠陀》中存在大量關於神靈崇拜的記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