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看很多很多的風景

表達是本能,但每天都要形成文字,卻又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如果是命題作文,有寫作主題,或許就不至於絮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

今天想寫寫關於旅行的態度。

有多久沒有真正去看看世界了?

用腳步去衡量,每一天都在前行中,用精神去計算,至少快2年了,嚴格來講,從2018年以後的每一次遠征,都是一次飽眼福,而非修身養性的探索。

我的旅行史,緣起父親,大概是十來歲的年級,爸爸與叔叔帶着我和堂妹,去廣州動物園,炎熱的天氣與懶散的動物,並沒有在我的心理留下太多痕跡,反而是過山車、旋轉木馬等各種娛樂場所,讓我惦念了好些年。

如果不算家鄉的周邊遊,第二次旅行,大概在上高中,表姐嫁去湖北後,暑假與家人過去玩,他們一家人帶着我去爬武當山,也是因爲有了這一次經歷,讓我短暫地愛上了爬山這一戶外活動。

身體的極致開發,與臉頰呈顆粒式的汗水都是我不喜歡的狀態,但攀登上金頂那一刻的豁然開朗,卻無比留戀。

此後的每一次出行,都是自己開始籌劃。

去川西,那是一場所走就走的瀟灑,遺憾的是,去了好幾次,也沒有抵達過色達,也沒有到過九寨溝,色達還好,未來看起來還有很多實現的機會,但九寨溝,想要看到之前的狀態,已不能夠了。

去雲南,那是一回期望許久的圓夢之行,4個小時的洱海環遊,讓我在未來每一次遭受挫折和困頓之時,都有力量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

多年的念念不忘,讓我在後面的某一年,故地重遊,路線不一樣、狀態不一樣,路上所遇之人不一樣,對這裏的印象也完全不一樣,走馬觀花,更多的是將心理疲勞轉向身體疲勞。

或許與人有關,旅行之所以美妙,在於路上形形色色的邂逅,但這一路,遇到了把我拉回工作狀態的大叔,貪圖便宜不負責人的導遊,只想要推銷的本地女娘,還有喫瓜到同遊人員中混亂而複雜的露水關係......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趟旅行沒有不快樂。

去西北,那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本來打算去一趟草原,但朋友邀請去看青海湖、塔卡鹽湖、莫高窟、七彩張掖等,去之前並沒有很多期盼,但每一個地方都驚喜滿滿,以至於成爲了宣傳人。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剛去第二天,之前的同學看到我分享出去的照片,立馬揹着行囊,與我來了一場仗劍走天涯的他鄉遇故人,更不可思議的是,還遇到了之前有個幾面之緣的前同事。

之後,就是城市、古鎮之行,上海、西湖、千島湖......

城市的繁華大同小異,摩登高宇,絢麗燈光秀,繁華的大街小巷,穿過浮躁的外表,直擊內心的景色反而很難記起一二,反而是舟山之行,爬山、看海,那種浪來迎,浪走送的起伏,反而讓人流連忘返。

2023年,不知道會不會去更遠的地方看看風景,但總是要多出去走走,方不負韶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