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道出无数网友心声:人啊,别等末日时才想起回家

我是遇见小媛,一名热爱文字与读书的情感创作者,希望能带给你温暖,也欢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我听!

错过上篇文章的读者,可以点击蓝色标题继续阅读。


《流浪地球2》正在各大影院热播,票房更是远超其它同档期放映的电影。

有人不解:为什么一部科幻片,能打败那么多部写实的电影?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稀缺,而且这是国产科幻片的成功。

再回到这部电影的剧情,里面催泪的片段,离我们并不远。

可以说这是一部属于“未来”的电影,但是,里面对人物的感情演绎却深入人心。

看到有人说:“看了《流浪地球2》,才看懂《流浪地球》感人的镜头。”

的确,在《流浪地球2》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们追溯到这部电影的前身,突然就顿悟了:

《流浪地球》里面的“牺牲”,无一不在折射出危险之时,我们对家的眷恋。

或许,这就是《流浪地球》带给观众的震撼和现实意义。

1.看不懂的剧情,原来是为“牺牲”埋下的伏笔

在《流浪地球》中,最初的镜头让人有些看不懂。

刘启只不过是偷了外公韩子昂的驾驶证,就能轻易带着妹妹韩朵朵进入救援队好像缺少一点前情提要。

不过,这重要吗?

在科幻片中,快节奏推进剧情,本身就是为了直达高潮,反映现实。

如果说,没有两个孩子误入救援队,那么,韩子昂的“牺牲”可能就缺少一种亲情中的内驱力。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后续的剧情中看到。

在外公牺牲后,刘启和韩朵朵为了延续外公的使命,继续前进。

并且遇到了程序员李一一,在路上与救援队队长王磊和解,一起拯救地球。

似乎,在这部剧中,那些为大爱牺牲人的都在最后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韩朵朵在无助的时候对刘启说:“哥,我想回家。”

老何在执行任务时,在烟盒里发现了妈妈留给自己的纸条,令人心疼。

还有王队在闭眼最后一刻下达命令:“活下去。”

突然觉得这种情感的升华,无一不在告诉我们:

好好活着,珍惜眼前人,就是我们人生的一大幸福。

2.危险来临时,情感可能会唤醒一个人的良知

要问在电影中,哪个镜头最让人震撼,我想,大概就是各国救援队齐心协力的那一幕,最让人动容。

在刘启提出用火石点燃木星的方案时,只有王磊带领的救援队相信。

其他救援队似乎都在等待死亡的到来。

所以,在韩朵朵第一次请求支援时,没人应答。

确实,在危险时刻,谁不想保住自己的生命呢?

好在韩朵朵最后接通了刘培强的传呼,并在对方申请援助后,向各国支援队进行了动容的广播。

许是这种从小家到大家的呼应,唤醒了人们团结一致的良知。

所以,在王队一行人无法推动接口时,各国救援队都赶来了,最终三道火焰冲上云端。

这一刻,很壮观,但更多的还是善意的凝聚。

虽然我们总是说,现代人越来越冷漠,可当我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时,必然会选择向同一方向使力。

这就是人性。

3.如果你对家怀有眷恋,希望不要等到末日时才想起回去

在最后的镜头里,因为火石的推力离点燃木星还差5000公里,刘培强不得不耗费空间站里的30万吨燃料,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去拯救更多的人。

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他最后一次接通了传呼。

当刘启听到自己的父亲要和木星同归于尽时,第一次表露了对父亲的不舍。

毕竟,在这之前,他是恨父亲的。

可是,刘培强心中却一直有自己的儿子,只是两人之间隔了一道鸿沟,没有跨越,才让父子关系一直冰冷。

用永别的方式化解父亲关系之间的矛盾,让电影的结局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可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有时我们并不能兼顾所有的事情,得到必然伴随着失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对家多付出一点。

常回家看看,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小媛寄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留恋。

不要觉得这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危险就不会发生。

意外来临前,都不会提前给我们打招呼。

所以,珍惜眼前人,做好当下事,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话题:你怎么评价《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和转发。关注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告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