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讀《華杉講透論語》8:品格重不重?重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釋義:

子夏,孔子的學生,姓卜,名商。

“賢賢易色”。“賢賢”,前一個“賢”是動詞,後一個“賢”是名詞,“賢賢”,就是尊重賢德。“易色”,“易”,是平易,不重視。賢賢易色,是指對自己的妻子,重賢德,而不重容貌。因爲下文是講對父母,對君王,對朋友,都是講人倫。所以第一句先講對妻子,比較具體,也是由近及遠,層層遞進。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不遺餘力。

“事君能致其身”。“致其身”,就是把自己交出去,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再麻煩,再艱鉅,也不退縮;再患難,再危險,也不逃避。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守信用。實際上輕於許諾者多,能守信做到的少。要與朋友說的都是着實的話,自己說過的話,不管多久,都不忘記,始終信守承諾。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件,他雖自謙說他沒學習過,沒什麼學問,我也說他已經有學問了。

可見人倫品格是大本,讀書學習是末技。《論語》第一篇《學而》,講學習,但孔子反反覆覆講你彆着急讀書學習,而是要讀生活,讀事,讀人倫大本,讀日用常行。人倫品格是本、是厚,讀書學習是末、是薄。若自以爲讀過很多書,卻不過是淺薄之人,那就捨本逐末了。

想想我們生活中,就有一些學歷不高,似乎讀書不多,但成就很大的人。聽了子夏的話,終於明白那才叫有學問。

可見人品貴重是首要的,不然,讀再多書也難修得好品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