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的故事》讀後感

      《子貢的故事》講了在春秋時期,齊國的田常想在國內作亂,想攻打魯國,子貢趁機勸說他去攻打吳國,又去勸說吳國來進攻齊國,還讓越國趁機偷襲吳國,最後讓晉國做好準備,部署好軍隊,等待吳國來進攻。

      在這個故事中,子貢可謂是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改變了各個國家的實力。他是自己的魯國保全齊國變得混亂,吳國滅亡,而晉國又變得強大,越國也稱之稱霸。

      子貢是孔子的門生,孔子的門生子路,子張和子石都請求去遊說各國,但都被拒絕了,孔子只讓子貢去完成這項任務。子貢幾乎操控了天下大勢。

      但是這個故事也有一定的問題,宋代的蘇澈根據《左傳》提出這個故事的不合理:

      首先,齊國攻打魯國是因爲齊悼公想討回在魯國的寵妃季姬,並不是田常所爲。而且田常作亂的時候,他的父親仍然在世。並且吳國攻打齊國是因爲氣惱齊國反覆無常,本來要與吳國聯合攻魯國,卻因爲得到季姬改變心理。根據這些原因,蘇澈認爲史記對這件事的記載並不正確。而且子貢在這件事中的表現不像儒家的風範,更像縱橫家,所以這件事不一定是子貢所爲。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佩服子貢的三寸不爛之舌。但是即使是《史記》這樣的歷史也不一定全都是正確的,蘇澈的三個理由很有道理。《史記》這玩意是非常著名的歷史書,但是裏面記載的蘇秦和張儀的事件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通過這個我明白,再厲害的東西也會有錯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