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屯堡,時光穿越到明朝

貴陽西南約60公里,安順東北約30公里,距平壩城區約13公里的地方,有個4A景區叫天龍屯堡,這個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古鎮,具有600多年的悠久歷史,被人類學家稱爲“明代生活的活化石”。

這裏是有故事的,故事得從朱元璋說起。

元朝末年,朱元璋力逐羣雄,一統中原,建立了明朝。此時,元朝雖已滅亡,但在西南邊陲的雲貴還有一位元梁王仍在負隅頑抗,朱元璋決心用武力解決。明洪武14年,朱元璋令大將傅友德率30萬大軍南征,剿滅了梁王,平定了西南邊陲。戰事平息後,爲了“永固江山”,朱元璋採取了“屯田戍邊”政策,建立“衛所制度”,並將這些軍士及其眷屬留駐貴州,屯戍於此。至今六百餘年來,他們在黔中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其後裔被稱爲“屯堡人”,至今仍傳承着明朝時期江淮蘇浙一帶的漢族文明,形成了綿延至今的“屯堡文化”。

天龍屯堡就是其中蕞著名的一個。這個古鎮位於貴州西部喀斯特地貌大山中,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這裏原是元代古驛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名“飯籠驛”,變成屯堡後,人們依然固守着祖宗過去的榮耀,他們身着長衣大袖,每逢年節,男人們跳着地戲,婦女們穿上翹頭花鞋,老年婦女念着佛歌,青年人山歌陣陣,古鎮巷道如故,堡壘矗立,人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都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

今天2月1日,我們慕名進入了屯堡古鎮,一個蕞直觀的印象是,屯堡的建築將石頭工藝運用到了極至,“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面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走入街頭巷尾,眼見到的是石頭,手摸到的是石頭,腳下踩的仍是石頭,宛如走進一個石頭的世界。

看廣告介紹,天龍屯堡的石頭建築體現了居住與軍事的完美結合,無戰事時爲民居,有戰事時爲防禦堡壘。屯堡的石牆高大厚實牢固,帶有碉樓,用於戰時的觀察和聯繫,石窗構造特殊,內寬外窄,從外面很難射中窗內的目標,但可從內向敵人發射弓箭,石屋的石門構造都很矮小,彎腰才能進去,易於防守,民居建築既獨立,又跟整個村堡的佈局渾然一體,都有後門相通。

屯堡的石木建築充分體現了軍事功能,其木雕也蘊含着屯堡人所傳承的江淮蘇浙文明和精湛技藝,石頭小院內的木頭上,都是精雕細刻的圖案,花窗花板垂花柱都有雕飾,窗櫺門楣刻着的人字格、萬字格、壽字格等各式花紋,連柱腳處和下水道的入口,都有龍鳳、青蛙、蝴蝶蝙蝠等各種各樣的圖案。在這頗有年代滄桑感的屯堡裏,許多穿着類似古時戲服的老年婦人或在家裏閒坐,或在街巷裏躑躅,真的彷彿穿越到了明朝。

看到了沈萬三的故居,感到非常訝異。那年和妻到蘇州的周莊和南潯,說那兒是沈萬三的家鄉,還講了沈萬三修南京城牆的故事,還浼後來沈萬三被朱元璋抄了家,充軍黔中,原來是發配到了天龍屯堡。感嘆造化弄人,從古至今都是一樣啊。

沿着觀光道邊的指引,從沈萬三故居,到九道坎、天龍學堂、三教寺、演武堂、再到毛氏大宅......眼之所見,恍惚歲月穿越了時光。

數百年來,更朝迭代,世事變換,屯堡人在這黔中一隅頑強地堅守着祖先的傳統保持着大明朝文化,讓每一個走進天龍屯的人都能感受到歷史深處的“大明遺風”。

下午3點,離開天龍屯堡,向北行車96公里,到畢節織金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