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第2⃣️8⃣️9⃣️天

ps:每天不間斷學習,一輩子不間斷,那麼我們就自然會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與幸福。每日讀論語,讓我們每天都在聖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進而能夠更輕鬆解決人生的各種狀態。

學習內容:

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心得體會:

14.3  孔子說:“國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國家無道,還要正直,但說話要隨和謹慎。”

心得:孔子要求自己的學生,當國家有道時,可以直述其言,但國家無道時,就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纔可以避免禍端。這是一種爲政之道。

孔子告訴我們,當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我們的言語和行爲都應該正直;當國家動盪、社會不安的時候,我們的行爲要端正,但在言語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要謙虛謹慎,要有分寸。其實孔子是在教我們爲人處世的道理。宋朝的尹焞就曾說過:“君子之持身不可變也,至於言則有時而不敢盡,以避禍也。”“危言危行”自不必說,歷史上大凡盛世,君主多半比較開明,做臣子的可以“危言危行”,大膽一些。但是,當君主無道,君子必須做到“危行言孫”。如其不然,輕者會丟官罷職,重者會有性命之憂。

14.4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論,有言論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心得:言論與道德、勇敢與仁德之間的關係。這是孔子的道德哲學觀,他認爲勇敢只是仁德的一個方面,二者不能畫等號,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還要修養其他各種道德,從而成爲有德之人。這裏,孔子與子貢談論的是“管仲不死君難”是否爲仁。子貢認爲,管仲不能算仁者,甚至連忠臣也算不上。但是孔子並不這樣看,他說管仲雖然沒有爲國君而死,但他幫助齊桓公建立霸業,讓社會戰亂稍安,百姓安居樂業,對歷史、對國家、對人民貢獻巨大。不僅如此,管仲的恩德還澤被後世。如果管仲當時追隨公子糾死掉了,歷史將會是另一個樣子。在與子路的談話中,孔子對召忽的死並未加以貶斥,當然也沒有說死於君難就值得讚賞。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一個人生也好,死也好,這是一種個人選擇,而如何使這種選擇更富有意義,更有價值,纔是值得我們考慮的。不論我們如何選擇,不論我們是否可以選擇,都要讓生命發揮最大的價值,如果能爲人民、爲社會做些什麼,那麼無論什麼樣的選擇,都是有意義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