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初民的情怀——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读书札记(3)

古希腊文明以多种形式闪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如雕像、文学、哲学等。

本篇尝试从文学角度来探讨,同时拟借《蒋勋说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作一个简单比对。


一、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历程——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诗、悲剧、喜剧。诗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史诗或叙事诗、抒情诗。

1.史诗:讲述神话、英雄的故事

一说到古希腊诗歌,首先想到的就是荷马史诗。主要是描述神灵或英雄的日常活动的叙事诗。

2.抒情诗:表达所思、所想、所感

继荷马史诗之后,古希腊人便开始以抒情诗的文学体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传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大多以歌唱的形式来表现,歌唱时还伴有管弦乐器的乐声。这些诗歌就像我国的《诗经》一样,朴素却深邃动人。

古希腊的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

公元前8世纪后,希腊原有的氏族制度逐渐瓦解,阶级分化日益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加深,城邦逐渐形成。人们失去了氏族的庇护,同时也摆脱了氏族的束缚,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个人意识便代替了原来的集体思想,个人的情感要求也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由此产生了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

抒情诗不再是简单地叙述故事,而是着意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愫和感受,表达内心所思、所想、所感。这对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文化层次的要求显然要高于叙事诗对人的要求了。因此,抒情诗的出现,也意味着古希腊文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3.古希腊悲剧:雅俗共赏

与抒情诗相比,悲剧既具有戏剧的成分又具有完整的剧情,因此贵族阶层能够接受它,普通大众也能够接受它。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雕塑、建筑和抒情诗,成为一种人人都感兴趣的文学艺术形式。而且修建了很多剧场。

4.世俗化的喜剧与高处不胜寒的哲学

当悲剧发展到巅峰之后,两种不同的文学发展路径又出现了:一种是悲剧彻底走向世俗化,其结果是产生了另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喜剧;而另一种是悲剧走向了更为高级,甚至“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最终激发了哲学的高扬。

在某种意义上,哲学与喜剧其实是悲剧进一步发展的两个方向,最终这两者分道扬镳,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蒋勋说文学》

1. 《诗经》

《诗经》最早并不是一本书,它是人们在桑树底下唱的歌,然后被记录下来成为诗。唱歌,能让人们把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变得很开心。而人们认为诗的情感对人有很大的教化作用,于是就称为“经”。

我们知道《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风、雅、颂。

第一类:风,是流行在民间的民歌。

第二类:,是士大夫阶层,也就是当时的读书人所写的诗。

第三类:,就是国歌,歌功颂德,在国家大典时必须要唱。但诗经里的颂,内容很空洞,很多用词句堆砌起来的。

《诗经》产生于农业社会。《诗经》是典型的农业美学产生的作品。

《诗经》“哀而不伤”,无论多么悲哀,最后都不会绝望。因为农业社会里的人们相信循环,冬天万物都会枯萎、死去,可是大家知道万物复苏的春天一定会来。

个人再大的哀伤,都会被大自然担待,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过去的。

这就是农业社会里的情感,记忆都是自然的、美好的。

2. 唐诗:古代诗歌文学的黄金时代

随着工商业社会的来临,人在土地里那种深厚的经验,那种悠远、朴素的情感,正在慢慢丧失。

到了唐代,我们遇到一个情况,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形式的完美到达了黄金时代,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李白、杜甫等人。

文学到了出口成章的时候,其内容本身被思考的可能性会被降低。就是说,某个诗句很优美,读者很容易被它感动,但不太会去思考它的内容是什么。

3.古文运动: “文以载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文运动”应运而生。“古文运动”的目的是要把语文重新定位为:先表达内容。

形式和内容都重要,二者都是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形式与内容都完美的时候是最好的文学时代。但如果不能偏重的时候,那就先把内容弄好,形式是其次的问题。

“古文运动”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宋代。所谓唐宋八大家指的就是以韩愈为首的八个带动古文运动的人,苏东坡、欧阳修等人都参与其中。

例如:韩愈《祭十二郎文》,作者几乎不做文字上的修饰,只是把内容交代得清清楚楚,却那么实在,那么感人。

还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不是在为上面的人讲话,而是在为底下人发声,这是“古文运动”的真正本质。

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学要有思想,要有你所期待,你所信仰的理念(即“道”)在其中。

李白和月亮喝酒,和影子喝酒,这是非常美的个人完成,但是你在李白的世界里看不见社会。

“古文运动”对整个中国文学、中国知识分子此后的走向是非常重要的。当“古文运动”之后,散文、戏剧(元曲)、小说(明清)等各种文学体裁陆续出现,文学承担其更多的社会使命。

三、结语:诗,是初民的情怀

简单比对中国与希腊的文学发展脉络,从形式上看,诗都是最初的形式。其后才有其他的文体。

如同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少年是童谣,青年是诗歌,中年是小说,老年是散文,而整个人生则酷似戏剧。

为什么是诗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意思是说历史是客观世界的记录,诗是对心情的记录。事件会消失,可是心情会变成永恒。这也是为什么诗中描写心情特别多的原因。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诗是情感的思维。情感是永恒的,那诗也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人类之初,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常常处在茫然、彷徨之中,人们才会渴望去了解,这正是诗的源头。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楚地描述生命情状时,他会选择用诗来描述,因为诗里有另外一种对生命的观照。它可能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但肯定不是一个答案。

如今“中国诗词大会”如此火热,重新唤起了无数人们内心对诗潜藏的热情。

原来,诗,作为初民的情怀,从未远离,而且一直在我们心中,也必将永远存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