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的故事

2023年2月3日  星期六  晴

过年的时候到西安旅游,专门去西安碑林博物馆了,馆藏的《兰亭序帖刻石》,字势生动,变化丰富,其中二十三个之字无一类同,影响甚大,此帖传为是临摹佳帖之一。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非常珍贵。主要是因为,后世没有人能创作出那么高境界的书法作品,甚至包括王羲之本人在内。

《兰亭序》的创作背景是:永和九年的暮春之初,当时社会上层的一帮文化名流,包括谢安、孙绰、王羲之在内的四十多位大咖,有年纪大的,也有年轻的,有达官贵人,也有文坛新秀,不分阶层,不论地位,大家都列坐在兰亭的曲水边。

盛酒的杯子从上游缓缓而来,酒杯停留在谁的身边,谁就需吟诗作对,做不出诗的就饮酒三杯以示惩罚。

三年前我曾去过绍兴的兰亭,现场还有人穿着古装重现当年热烈场面,让人情趣盎然,让千古之后的我来到“曲水流觞”处时都不禁感慨万千,真的是风流雅致,令人向往。

当时的文人酒酣之余,大家都做了诗作,这时候有人提议,把所作的诗编撰成一个诗集,以纪念这次聚会。诗集编好后,需要一个序文。

最后序文的撰写,就交给了书法兼文学大家王羲之。当时王羲之已经51岁了,可谓德高望重,也不推辞,就写下了《兰亭序》。

这篇序文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谈谈生死、谈谈时间、谈谈古今,谈谈人生的追求到后来是多么没有意思,就文章而论一般,但那天把这幅行书写得非常精彩。

因为《兰亭序》是即兴之作,所以真迹作品里有很多涂改之处。王羲之酒醒之后,想誊录一遍,但却再也写不出那种气韵布局和笔画境界了。

由此,王羲之对酒兴之作的《兰亭序》非常满意,奉为传家之宝。这幅作品一直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子智永手中,却出了岔子。智永是个出家人,临终的时候把真迹交给了他的弟子辩才和尚。

辩才和尚将其视为珍宝,甚至在卧室梁上特意凿了个洞用于安置《兰亭序》。当时正值唐初太宗朝,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于是,就派人多次打探《兰亭序》的下落。

唐太宗也曾三次召见辩才和尚问其下落,但辩才和尚都推却说不知道。于是唐太宗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落魄书生接近辩才和尚,萧翼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与辨才和尚相谈甚欢,他最后终于把《兰亭序》骗到手了。后人还绘画了《萧翼赚兰亭图》,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痛失真迹之后,辩才和尚非常难过。不久积郁成疾,去世了。而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非常喜爱,在遗诏中特别交代,要将其枕在他的头下。

提到中国书法,王羲之是怎么着都不会被绕过的一个人,他和儿子王献之在中国书法上是顶级高手,至今仍然无人能够超越。

他们流传至今的作品,多数只是当年随意涂抹的书信便条或是文章草稿,上面的文字通常缺失不全,而且文意多数不可考证,正是这样的一些只言片语,构成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魏晋书风”。

中国文化有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家族的文化星座可以撑起一个时代的文化天空。而王家这个家族里的“二王”也支撑起中国书法的最高峰,他们的字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可以光耀千秋万代。

当时王家里面汇集大量的书法家,王家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几乎都和书法史有关,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书法历史就是不完整的。家族里甚至连仆人的字都写得非常好,他们的夫人更是极其了不起的书法家、鉴赏家。

王献之初学练字的时候,父亲王羲之本人不仅亲力亲为的教导,还为他请了当时很多有名的书法大家来教,希望儿子博采众家之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献之曾问父亲书法成功的诀窍,父亲回答他说先把门前九缸墨写尽再谈。

于是他日复一日地练字,常常一练就是好几个时辰,无论秋冬寒暑,从不曾间断,门前的小溪都被墨水染成了黑色。就这样,九缸墨水写完,王献之的书法水平也确实有很大提升。

大家不断地表扬他少年有成,十分了不起。听到的夸赞多了,王献之也觉得自己家学渊源,天赋异禀,已经成为和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了。

于是有一天,在王献之写完一篇诗文之后,拿给父亲看一看,王羲之擡头看了一眼,笑而不语。王献之不解地问道:“您倒是说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是不是已经和您一样好了,您已经不给建议了?”

王羲之拿起手中的笔,说:“我们就写‘之’字好了。为父写上面的点,你完成下面的部分。”王献之一听,这还不简单吗?于是遍把剩下的部分写完,写完之后得意的看着父亲,问父亲自己完成的如何。王羲之看着这幅父子共同完成的书法作品,就说:“你去拿给你母亲看。”

王献之又拿着纸张来到母亲身边让母亲点评,母亲看完之后只在纸上留了一句评语“吾儿写尽九缸墨,只有一点像羲之”,母亲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精通书法诗词,他当然知道母亲的这个评价代表他的书法作品在什么水平。

这时王献之才知道自己和父亲书法水平相距甚远,自己想取得高的成就,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此他戒骄戒躁,勤加练习,最终成为和父亲齐名的书法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