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自然對話

曾經認識一個人,他總是喜歡親近大自然,並與它們對話,這也許是他特有的自我療愈方式,讓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去替代現實中的吵雜,尋得平和之心。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個有故事的人,都能讀懂對方臉上的憂鬱,不自覺地就會靠近,想用自己的答容去溫暖他,告訴他這個世界依然有很多美好。

影片中的老奶奶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了他,一個銅鑼燒小店的店長,她想,如果她的孩子生下來,該是像他一樣大吧,可是他爲什麼看起來那麼憂鬱,而她曾經也有同樣的表情。

她想在他這裏打工,七十六歲的年齡,以及不怎麼靈活的雙手,讓他拒絕了她,但他送給她一個親手做的銅鑼燒,她笑眯眯地離開了,說回頭見。

隔日她又來到了小店,請他品嚐她親手做的紅豆餡,他一臉不屑地看了一眼,便扔到垃圾桶裏,但彷彿有什麼魔力,他拾起紅豆餡,用手指沾了些放到嘴裏,瞬間被美味征服了。

老奶奶再來時,他請她來做紅豆餡,她笑得很開心,她做了五十年的紅豆餡,整個製作過程如與紅豆在交流,一切那麼美妙,那麼平和,她沉浸其中,並感染着他。

她說紅豆會爭先恐後地向她訴說它們的故事,她仔細聆聽着,彷彿看到陽光下紅豆生長的樣子。煮熟後的紅豆,要用最小的水流沖刷,極盡溫柔對待。

去除了苦澀,加入了白糖,順着一個方向攪動着,讓紅豆呈獻出最完美的樣貌和味道,倒入餐盒中,彷彿一件藝術品。晶瑩剔透,顆粒飽滿,入口即化,且能吃出紅豆的層次感。

紅豆餡是銅鑼燒的靈魂,有了老奶奶的手藝,小店生意變得越來越好,然而隨着關於老奶奶的謠言傳開後,再也沒有人來光顧小店,人們怕被她的病傳染。

雖然她的病早已好了,但沒有人相信。她再次離開了人羣,回到自己的居住地,而他再次沉淪,他覺得自己沒能保護好她,而她也在擔心着他的生意恢復與否?

他去看望了她,也說出了自己的故事,因爲一次事件,他進去了,他的媽媽經常來探望他,等他出來後,他的媽媽已經去世了,他再也聽不到媽媽的故事了。

這就是他的憂傷,直到他遇見了老奶奶,慢慢地走出了陰霾。後來老奶奶也去世了,但她留給他的精神永在,他變得自信而堅定,在老奶奶最愛的櫻花樹下,大聲叫賣銅鑼燒。

老奶奶的話,一直迴盪在耳邊:“我們想要遠離是非,過自己的生活,但有時會被愚昧所傷害,有時必須要用自己的智慧。”她因病被隔離在羣體之外,並被剝奪了當媽媽的權利,但她依然心存美好。

她愛櫻花,愛紅豆,愛孩子,愛小鳥,愛月亮,她喜歡和他們對話,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悲傷過後,是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感恩。

就如那晚,滿月對她說:“我想讓你能看得到,所以我在發光。”她對他說:“我們不用去成爲某一個人,我們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義。”

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對話,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相信美好,那些過往的痛苦終將消散在追光的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