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第2⃣️9⃣️3⃣️天

ps:每天不間斷學習,一輩子不間斷,那麼我們就自然會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與幸福。每日讀論語,讓我們每天都在聖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進而能夠更輕鬆解決人生的各種狀態。

學習內容:

14·11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14·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爲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

心得體會:

14.11  孔子說:“孟公綽做晉國趙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餘的,但不能做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

心得:孔子強調爲政者應當量才用人,使每個人都盡其所能,各得其所。這個觀點,就是“人盡其才”的思想。本章中,孔子拿如何任用孟公綽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認爲,孟公綽是個清正廉潔、知足常樂的人,他的道德學問很好,適合做趙、魏這樣的大國的顧問。但是,如果他去做滕、薛兩個小國的大夫的話,去處理瑣碎的實際政務,就不合適了。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其最適合的位置,只有把這個人安排在最適合的位置上,才能夠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才的用人觀,在現代社會意義仍然重大。所有的人都是人才,之所以沒有發出人才的光芒,是因爲沒有把他們放對地方,沒有做到人盡其才地使用他們。如果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不同人才的優勢,就會創造出非凡業績。

14.12  子路問怎樣做纔是一個完美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剋制,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了。”孔子又說:“現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見到財利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挺身而出,長久處於窮困還不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成爲一位較完美的人。”

心得:孔子認爲,具備完善人格的人,應當富有智慧、剋制、勇敢、多才多藝和禮樂修飾。談到這裏,孔子還認爲,有完善人格的人,應當做到在見利見危和久居貧困的時候,能夠思義、授命、不忘平生之言,這樣做就符合於義。尤其是本章提出“見利思義”的主張,即遇到有利可圖的事情,要考慮是否符合義,不義則不爲。這句話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