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第2⃣️9⃣️6⃣️天

ps:每天不間斷學習,一輩子不間斷,那麼我們就自然會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與幸福。每日讀論語,讓我們每天都在聖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進而能夠更輕鬆解決人生的各種狀態。

學習內容:

14·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爲‘文’矣”。

學習心得:

14.17  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爲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着頭髮,衣襟向左開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自殺在小山溝裏,而誰也不知道呀。”

心得:這裏孔子與子貢談論的是“管仲不死君難”是否爲仁。子貢認爲,管仲不能算仁者,甚至連忠臣也算不上。但是孔子並不這樣看,他說管仲雖然沒有爲國君而死,但他幫助齊桓公建立霸業,讓社會戰亂稍安,百姓安居樂業,對歷史、對國家、對人民貢獻巨大。不僅如此,管仲的恩德還澤被後世。如果管仲當時追隨公子糾死掉了,歷史將會是另一個樣子。在與子路的談話中,孔子對召忽的死並未加以貶斥,當然也沒有說死於君難就值得讚賞。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一個人生也好,死也好,這是一種個人選擇,而如何使這種選擇更富有意義,更有價值,纔是值得我們考慮的。

14.18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衛國的大夫。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說:“(他死後)可以給他‘文’的諡號了。”

心得:公叔文子是衛國著名的大夫,大夫僎以前是公叔文子的家臣,通過公叔文子的推薦到衛國做了大夫,並且能夠和公叔文子一同出任國家大臣,同時榮升爲朝廷諸公,共同執掌國政。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舉措,在春秋時代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看的是公叔文子的心胸。此章孔子稱讚了公叔文子舉賢的美德,他將自己的家臣加以推薦,使之與自己一同升爲公卿。這在等級森嚴的傳統社會中頗不容易,所以孔子讚美他當得起“文”的諡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