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孩子的教育》社会情感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完成各项任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表现都属于社会情感的范畴。

社会感情是指,人在社会中培养出来的与人交往并改善自身行为的感情。

社会情感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影响。

当孩子缺少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独自成长时,他的语言发展就会变得缓慢。

大多数人认为,能够更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在语言上更具天赋,事实并非如此。语言和社会情感有关,说话不流利或交流困难的孩子,社会情感通常都较低。

比如,娇生惯养的孩子,在说话方面常面临各种问题,因为大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不需要说话,没有机会与人交流,渐渐失去适应社会的能力。

又或者,有些孩子不愿意说话,是因为在他说话的过程中,经常被父母打断,或者是曾经因为说话受到嘲笑和奚落。

而不断更正和唠叨,也是教育孩子上常见的错误方式,后果是令孩子长期处于自卑状态,让他不敢再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想要让孩子的语言有良好的发展,我们要给予他说话的机会,和积极正面的回应。

孩子的社会情感水平

比如,孩子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迫使自己超越他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些孩子的社会情感程度,低于那些以正确方式追求优越感的孩子。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个人至上,这说明他们的社会情感还未发展到成熟水平。

一味地奉行个人至上的孩子,很容易走向危害他人或犯罪的道路,我们应该意识到针对这类孩子,简单的道德说教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试想一下,如果教育者不断地对一个孩子说:“你太坏了,你太笨了。”

不用多久,孩子也会真的认为自己很坏或很笨,并因此大受打击,面对任何问题,他都感到深深的无力感,没有信心去解决,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犯的每个错误,都能反映出环境对他们造成的影响。

比如,乱扔东西的孩子,身边一定有个时刻把他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的人;

爱撒谎的孩子,生活中一定有个专横的人,想要用严厉的手段改正他撒谎的习惯;

喜欢说大话的人,一定认为获得赞美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是最重要的。

多胎家庭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

作为父母经常会忽视或误解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情况。

比如,原先非常乖巧的孩子,有了弟弟或妹妹后性情大变。或者是,家里的两个孩子在性格方面大相径庭。

作者认为要想全面了解一个孩子,必须确定他在家庭排行中的位置。

家里年龄最小的孩子,都有最小孩子才有的特征,例如,活泼好动,想要超越所有的哥哥姐姐,想要哥哥姐姐加在一起都不如他一个人,凭借这样的信念,最小的孩子会非常努力。

也不排除个别例外的情况。最大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个保守的特征:他们对权利、规则、不可违背的法律坚信不疑。

他们有公开接受独裁统治的倾向,而且不觉得有任何愧疚。他们支持权位,因为他们自己就曾处于权利位置上。

这些现象对于孩子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决定了我们采取哪种教育方式。

相同的原则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处理孩子问题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