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遊天下(646)芒康井鹽


    你可能在我國的丘陵地帶看到過許多梯田,其隨坡就勢,層層疊疊,蔚爲大觀,可你見過“鹽田”嗎?走進西藏芒康縣的瀾滄江畔,河谷兩側形如梯田的鹽池令人驚歎不已。

    芒康在漢代時就出產井鹽,到了唐朝,即開始大規模開採,一直延續至今,而且當地的原始手工曬鹽工藝在全國範圍內保存得最爲完整,有世界製鹽工業活化石之稱,2008年,芒康鹽井千年鹽田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你目睹整個製作鹽巴的流程時,定會大開眼界。

      這裏的鹽礦以滷水形式存於地下,人們先要破土打井,一桶桶將鹹水提上來,蓄積到大池中備用。由於江邊都是陡峭的山坡,少有平整的地塊,曬鹽便成了大難題。聰明的古人想出瞭解決之道,即人造“梯田”。強壯的漢子在瀾滄江邊的坡地上用木柱搭建起一塊塊平臺,鋪上嚴絲合縫的木板,再在其上撒泥土,用鐵錘夯實,表面糊一層厚厚的泥巴,晾乾後便成爲密不透水的鹽池。

    鹽農挑來滷水倒入鹽田,靠風吹日曬蒸去水分。每天,身着五彩花衣的藏族和納西族婦女都要用木棍不停地攪動鹽水,以加快蒸發過程。天氣晴朗時,三五天後即有鹽花析出,十天左右就可收鹽。女人們彎下腰,拿着木板在地面重複着千萬次的旋轉動作,白花花的鹽粒便堆積在一起,而殘餘部分形似一朵朵瑰麗的素花,綻放在碧玉般的鹽池中間,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境。

    但詩情畫意多半屬於遊客,靠曬鹽討生活的芒康人還得將鹽揹回庫房,女人仍是幹活的主力,她們扛着近百斤重的鹽袋,沿着陡坡一步步向上攀爬,似乎隨時會滑落到身後的惡浪急流中。芒康鹽分爲好多種,從鹽池表面颳起的沒有雜質,爲正鹽,用於人們食用,而底層的摻雜了泥土,只能喂牲口。瀾滄江西岸出的鹽呈粉紅色,形似人面桃花,故而得名“桃花鹽”,東岸產的鹽,潔白如雪,因此被稱爲“雪花鹽”。

    兩岸的鹽之所以有不同的顏色,是由於打製鹽池的泥土不同,河西的土裏含鐵,所以製作出的鹽便被“染”紅了。儘管桃花鹽極富浪漫色彩,但其價格低於雪花鹽,可見人們對於“進口之物”多有挑剔。而遊人卻偏愛花鹽的瑰麗色彩,紛紛解囊購入幾小袋留作紀念。可留在他們記憶深處的,更多的是鹽工操勞的身影。

      唐代詩人崔道融曾寫過一首描寫梯田的詩:“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大概,所謂的手工打製、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汗水澆灌出的玫瑰,看似綺麗,實則扎手,將勞動者的雙手扎出層層老繭,面朝鹹水背朝天才是鹽農真實的生活寫照。美若仙境的鹽田定格在了鏡頭中,化作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而其更是芒康人披蓑夜耕的希望,寄託着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願景。

    2023.2.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