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遊天下(673)漢桓侯祠


      《三國演義》對張飛張翼德的人物描寫是:“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其性格暴躁、魯莽草率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因此成了“莽撞人”的代表,但四川閬中的“漢桓侯祠”會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劉備攻取四川后,封張飛車騎將軍,並任命其爲巴西太守,鎮守北部咽喉閬中。215年,張翼德與來犯的北魏名將張郃展開激戰,取得以少勝多的奇功。於是他用丈八長矛在八濛山石壁上刻下兩行隸書:“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濛,立馬勒銘。”6年後,張飛急於爲被東吳害死的關羽報仇,令部將張達、範強限時打造銀盔銀甲以帶孝出征,二人難以覆命,就合謀殺了張飛,並取其首級出逃。

    劉禪給張飛的諡號爲“桓侯”,蜀人感念其德便在閬中爲他建起桓侯祠。現存的“漢桓侯祠”爲明清建築,主要由山門、 敵萬樓、左右牌坊、東西廂房、大殿、後殿、墓亭、墓冢等組成。其中的“敵萬樓”建於明代,它的二層懸掛一匾,上書“萬人莫敵”四個大字,由寶島上的臺中市“福興宮”所贈。因張飛早年賣酒屠豬,被尊爲屠宰行的祖師爺,而臺中“福興宮”的許多香客從事宰殺業,他們非常敬重漢桓侯。

    大殿正中塑有張飛像,他雙手持白玉笏,頭戴帝王冕旒冠,這一造型十分奇特,皆因清嘉慶帝追賜張飛爲桓侯大帝,而他又是蜀漢武將,所以就有了這尊全國罕見的君臣同身像。塑像兩側的對聯也頗具深意:“園謝紅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國留青史,三分鼎勢八分書。”所謂的“八分書”即指張飛擅長書法,據史籍記載,其不僅善書,且“喜畫美人”,妥妥的是個文藝青年。

    在東西廂房中陳列着大量有關張飛故事的羣雕,諸如桃園結義、鞭督郵、古城會、當陽橋、義釋嚴顏、戰馬超、立馬勒銘、虎臣良牧等等。將其俠義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他的理政之纔則令人耳目一新。在閬中的7年間,張飛保境安民,拓路植樹,獎勵農桑,懲治不法,把屬地建設得井井有條,成爲北伐魏國的根據地,而且還澤被後世。現在的閬中到處可見張飛牛肉、張飛醋、張飛蠶絲被、張飛酒等特產,當年的父母官仍在造福一方。

      《三國演義》之所以將張飛塑造爲簡單粗暴的形象,完全是出於文學作品渲染力的需要,而漢桓侯祠纔是展示一代“五虎上將”真實樣貌的活教材。置身祠中,一個鮮活的、多維度的大將軍便走進了現實,其給人們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這裏沒有“當陽橋頭一聲吼,震退曹操百萬軍”的玄幻,只有歷史遺蹟帶來的真切留痕,還原了車騎將軍的本來面目。

    2023.3.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