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第2⃣️9⃣️7⃣️天

ps:每天不間斷學習,一輩子不間斷,那麼我們就自然會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與幸福。每日讀論語,讓我們每天都在聖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進而能夠更輕鬆解決人生的各種狀態。

學習內容:

14·19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爲之也難。”

學習心得:

14.19 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季康子說:“既然如此,爲什麼他沒有敗亡呢?”孔子說:“因爲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祝鮀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像這樣,怎麼會敗亡呢?”

心得:關於衛靈公的無道,諸多典籍都有記載:一是好色,大行淫亂之事,對自己的表姐妹也不放過。二是好飲酒作樂,鬥狗訓鷹。三是不理朝政,不參與諸侯會盟。但是這樣一個“無道”的君主,他所統治的國家居然沒有被毀掉。其實,不單是衛靈公,歷史上類似的事情不在少數。許多“不着調”的皇帝統治的國家安然無恙,而許多勵精圖治的皇帝卻身死國破,這不能不令人費解。在這裏,孔子揭示了問題的答案。他說,儘管衛靈公個人品質不好,但他手下有許多了不起的人才,仲叔圉負責外交禮儀,祝鮀負責祭祀典禮,王孫賈統領軍隊。內政、外交與軍事都做得非常好,所以衛國的政務不出差錯,國家尚屬太平。由此可見,組織的根基在人才,有了人才,根基纔算打牢了,才能長盛不衰。所謂“地基不牢,地動山搖”,沒有人才維繫的組織,是不可能有戰鬥力的。

14.20  孔子說:“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就是很困難的了。”

心得:這一章夫子講“其言之不怍”。怍,慚也,慚愧的意思。“其言之不怍”,就是其言之不慚,講話不會慚愧。“內有其實,則言之不慚。積其實者爲之難也”,這是馬融的批註。這裏是講內有其實,實就是實德,我們自己真有德行,講出來的話可以問心無愧,因此言之不慚,講出來不會不好意思,因爲你做到了。如果自己做到了,內有實德,你說出來,哪怕是淡淡說一句,那種感動力就很強。你講話的那種神態、那種語言、音聲,都是非常堅定,沒有任何的懷疑,所以讓人也一下子就能領受,這叫“言之不怍”。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修自己的實德,言語就沒有虛妄,這是實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