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思辩——赵林《希腊哲学史讲演录》读书札记(3)

有趣的哲学课——赵林《希腊哲学史讲演录》读书札记(1)

如何学习哲学——赵林《希腊哲学史讲演录》读书札记(2)

本篇继续赵林《希腊哲学史讲演录》之三,开启了解具体的哲学家。

这时候,先回顾一下赵林老师讲的如何学哲学:

哲学就是哲学史。

思考他们所思考的那些问题,体验他们所体验过的那些苦恼,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交谈。

同时我们还会站在后来者的立场上,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质疑,进行批判和超越。

按照这个学习逻辑,我们就不会轻易下结论。接下来,按历史顺序,对每一个哲人的思想,我们先走进去,探究当时的历史逻辑;再走出来,质疑,进行批判和超越。

一、希腊自然哲学之父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的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希腊自然哲学之父泰勒斯,他的一个著名观点就是,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的。如果在今天,有人这样来解释世界,我们会觉得他非常幼稚,因为这种观点漏洞百出,事实上很多东西的确不是从水中产生的。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这种观点却标志着一个根本性的思想革命。

兹按照赵林老师学习哲学的逻辑来分析一下。

辩题: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的

正方: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7世纪时的希腊,人们只是通过神话传说获得了一些关于天地万物的知识。

希腊神话是一种朴素的自然宗教,每个神祇都象征着某种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而一些新生代的神祇则象征着某种社会现象(如农业、商业、锻造、文艺、美、正义、战争等),所以希腊神谱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关于自然万物以及社会万象是如何发生和演化的朴素世界观。

在赫西俄德的《神谱》里,以及在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中,都特别强调海洋之神、河流之神的原始性。古希腊人是一个海洋民族,水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泰勒斯通过观察,发现万物都有其种子,种子都是在湿润的情况下滋生的,而水则是湿润的本源,因此万物是从水中产生的。这个观点当然也有道理,我们经常就喜欢说,水是生命之源。实际上,上述这些观点都是融合在一块的,它们共同导致了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

泰勒斯摆脱神话的影响,直接面对自然界本身、从自然事物来说明万物的本原,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伟大的飞跃。而且他之所以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也是因为他通过经验的观察——当然也有神话的影响——发现水比别的东西更有资格成为万物之本。

所以,泰勒斯是很伟大的,他所迈出的这一步,看起来是一小步,其实是人类思维进化的一大步,他第一次实现了从神话到哲学的革命。

反方:

虽然泰勒斯说万物从水中来是一个伟大的飞跃,但是这种说法毕竟经不起仔细推敲,会出现很多漏洞,因为确实有许多东西很难用水来解释。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出一种比水更加具有解释力度的万物本原呢?

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

辩题: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即无限,无定形

正方:

阿那克西曼德显然对于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的开端很不满意,他认为水还不是最初的东西,因为水是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就不可能作为最初的和最原始的东西。如果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资格成为本原,那么这个东西一定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只有这样它才有资格成为万物的本原,因为有形之物都是从无形之物中产生出来的。于是,阿那克西曼德就提出了一个“无限”或“无定形”(音译为“阿派朗”)作为万物的本原。

所以,只要当你说出一个事物是什么,它就已经不再是它之外的任何东西了,任何限定同时就是一个否定。这样一来,你就不可能从一个有限定的事物中产生出另一个有限定的东西来。因此,只有一个没有任何限定性的东西,才有资格成为各种有限定之物的本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

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个非常深奥的哲学问题,那就是关于无限和有限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是自然科学问题。

自从阿那克西曼德以来,阿派朗就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们永远追问的东西。

反方:

什么叫“无限”?无限就是没有任何限定,但是我们已经说过,一个没有任何限定的东西就什么也不是。

在神学中,当我们把上帝说成是无限的、绝对的、全知全能全善的,我们就把上帝当作了最后的东西,当作了一切有限之物的最后根据。

上帝究竟是什么?在基督教神学传统中,有一派叫作否定神学,这一派认为,对于上帝,我们只能说他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因为一旦说上帝是什么,我们就把上帝限制了。

而基督教神学通常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是无限的和绝对的,这些终极性的概念实际上是缺乏具体内涵的。从哲学的角度来推敲,这些概念都是一些没有确定内容的空概念。

什么叫“全能”?“全能”这个概念单纯从词义上解释就是无所不能,但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矛盾体。中世纪神学中就有关于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大石头的悖论,这个悖论发生的前提就是上帝是全能的。

这就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它总是要设定一些不可言说的东西,同时又总是忘了这些东西是不可言说的,禁不住想要把它说清楚、道明白。

就此而言,“阿派朗”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

辩题万物的本原是气

正方:

如果说泰勒斯以肯定的方式表述了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以否定的方式表述了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那么阿那克西美尼就以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方式表述了万物的本原是一种虽然无定形、但是却有内涵的东西——气。

气固然是一种自然之物,但是比起水来,气显然也是无定形的。所以,气本原说是对水本原说和阿派朗理论的一个发展。从常识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中充满了气,但是我们谁也看不见、摸不着它。一方面,我们承认气的确是一种东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法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阿那克西美尼关于气是万物本原的思想,正是对前面两位思想家观点的一种综合。气既是一个表面上无定形的东西,同时又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它既可以否定地加以表述,又可以肯定地加以表述。因此,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构成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环节,或者一个合题。所谓合题,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概念,即以一种辩证的方式把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都包含于自身之中。

反方:

如果说气受热和稀散之后就变成了火,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火乃是一种比气更加稀薄的东西呢?而越稀薄的东西,就应该越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觉得,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下一个逻辑环节,必定会把火作为万物的本原。

四、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

辩题:火是万物的本原

正方:

稍晚出现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明确地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既然希腊自然哲学要寻找一个最无定形的东西作为万物的本原,而越稀散的东西就越无定形,那么当然就只能由最稀薄的那个东西即火来作为万物的本原了。这种思路的发展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火虽然是万物的本原,但是火之所以产生出万物,万物之所以复归于火,这种转化之所以发生,一定是有着某种背后的根据,他把这种背后隐而不露的根据叫作逻各斯。

这样一来,在赫拉克利特这里就出现了一种哲学的复线,即两条平行的线索。

表面上的一条线是火与气、水、土等万事万物之间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生灭变化,是我们的感觉可以把握到的。背后的一条线则是逻各斯的神秘规定,这些规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的抽象作用才能认识。

这样就蕴含了另外一种关于本原的思维路径,即寻找现象背后的形式或本质的路径,也就是形而上学的路径。

希腊形而上学的创始者毕达哥拉斯,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出现的。

反方:

当我们在追问世界的根本原因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路径是自然哲学的路径,第二种路径则是形而上学的路径。

形而上学的追问方式,既不是从时间上进行回溯,也不是从空间上进行分割,而是一上来就追问,事物背后的根据是什么?它不是追问事物的开端或元素,而是追问事物的本质或形式;不是追问事物的beginning或element,而是追问事物的principle或form(在古希腊,“形式”即是指构成事物的本质)。说到底,追问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根据。

如果说自然哲学的追问方式与自然科学有几分相似(事实上,近代的自然科学正是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形而上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思辨色彩,这种思辨色彩或许可以确切地称之为纯粹的哲学品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