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家堡人唱戏不要动嘴

那时时兴社戏的年代,在我们苏中兴化里下河地区,出了一绝,那就是柯家堡唱戏不用动嘴。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相传柯家堡那时大人小孩都会唱一两段戏,他们特别懂戏。凡是到柯家堡唱戏的,都要放下身段,向全村人打招呼,否则,就可能被喝倒彩。不管你戏演得多拽,他们都能随便一挑就能找出戏中的瑕疵。戏演砸了,是很麻烦的,赔礼道歉不说,还要白白地连演三场免费的戏,以表示由衷的心悦诚服。

有一个戏班子自以为生旦净丑皆为名角,傲慢无礼,根本不信这个邪,他们目中无人,瞧不起柯家堡人,便粉墨亮相,闪亮登场。可是正当锣鼓喧天地演得热潮时,冷不防台底下的观众就爆发出轰天倒彩声。这一来,戏是没法演出下去了,不管这个戏班子的人眼睛如何长在额头上,在人家的地盘上,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都要潜伏爪牙忍受。他们只得从头开始演出,可是演到刚刚那段,台底下还是发出哄堂大笑,还发出嘘声。戏班子里的人一个个的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班主悄悄地微服私访,他来到台下,问一个正拿着拾狗屎耙指指点点的小伙子,戏哪里出了讹错。小伙子就说了,许仙领白娘子和小青从船上上岸时,船伕没有上岸系缆绳,离岸有丈把远就上岸了,白娘子和小青可能办到,许仙一介凡夫俗子,哪能有如此神通?这也就罢了,许仙等人到他姐姐家时,敲了门后,并没见他姐姐把门打开的样子,他们就登堂入室。小伙子最后还说:这样怂包的戏班子还到咱柯家堡现眼白,不知谁给他们的勇气?班主被说得面红耳赤,急忙让戏班子唱了一出拿得出手的好戏给柯家堡人看,翌日天不亮就带着全班人马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逃跑了。他们惹不起柯家堡人,还是躲得起的。

柯家堡人从此声名远扬,一时风光无两,有些人更是昂首挺胸,一般的戏班子更是入不了他们的眼中。有一天,就是那个指点戏班慷慨陈词的拾狗屎的小伙子,他从下河跑到上埂街的一个镇上拾狗屎。镇上晚上要唱戏,他便不回家,看戏的瘾犯了,墙都挡不住,他也一样。他看戏也就罢了,那种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了。他不像那些观棋不语的君子,他看戏不仅说,还拿狗屎耙作比划,他绘声绘色地说:那个演关公的打的什么脸啊,关公重枣色脸,卧蚕眉,丹凤眼,一点儿都打得不好,特别是那脸,更是打得一塌糊涂。如果我演关公,绝对比他演得好。脸也比他打得好,最后他还补充了一句。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人把他说的话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告诉班主。班主一听,不由地一股无名火从脚底下腾腾地直蹿向脑门,他心想,大胆村夫,口出狂言,这不是拆我的台,捣我的锅灶吗?不行,一定要阻止他,再也不能让这种掘自己墙脚拆自己家房子的事情发生了。

他心里想着就向台下的小伙子奔去。他一上来就怒吼道:你会演戏吗?还在这里大言不惭!小伙子毫不在乎地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不会演戏怎敢说大话,我们柯家堡人谁不会演戏,就那人演的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班主早就对柯家堡人如雷贯耳,知道今天踢到铁板上了。如果他及时收手不理睬这个拾狗屎的小伙子,也就不会发生下面的事情。但在当时的情形下,那是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他不该来上这么一句话:既然你认为很容易演,你何不上台试试!

这个小伙子正值风华正茂之年,血气方刚,他经不起人家激他。他把狗屎耙递给旁边的伙伴,他大踏步走上前说:试试就试试(44944)!他说话带有浓重的下河口音。班主毕竟不是吓大的,他见过大世面,经历过大风大浪,自认吃的盐比小伙子吃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小伙子走的路还长。他做了一个恭敬的手势对小伙子说:请!小伙子当场就毫不客气地登上戏台了。此一去,有分教,小伙唱戏力竭亡,柯家堡人声名扬。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再接着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