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预期后的惊喜

十点多了,孩子想去冰雪世界玩儿,上网查营业中,看了看网评,人多要排队!

唉,心想不是周末怎么还排队呢?排就排吧,对于大人来说不喜欢,孩子未必不喜欢,说不定觉得很有趣呢?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没关系,我是去玩儿又不是吵架,不好也不是针对我。那么,就出发吧。

换了票进去人不多,刚刚好,需要排队但时间不长,而且有的项目人多才能玩儿。个别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但孩子说:他们工作时间长,不停的提醒,累了才态度不好。孩子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虽然态度不好,归根结底为了大家的安全,可以理解!

有时不好的评论也不错,会让我们降低预期,反而会觉得惊喜!否则可能会带着极高的期待极低的体验回来。

陪着孩子玩儿了几个有点难度的项目,对于我的难度就是恐高,失控让我恐惧,但又很想陪孩子玩儿,我的预期就是不把我吓死,安全落地就行,结果不仅没吓死还觉得很好玩儿,玩儿了一次又一次。

让我体验到恐惧来源惧怕失控,当感到失控时,就会觉得恐惧,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体验了一次就知道原来是这样,那么一次次的体验会给自己带来确定性,乐趣就来了。兴奋和恐惧并存,比例在不断切换。

玩儿了5个小时,以为自己会累的烦躁:我现在很累,头脑宕机了,如果我回复的很慢,不是不愿意,是我的反应在累的情况下变慢了,但你不用担心,休息下就好了,而且是我选择陪你玩儿的,虽然累但我很开心。孩子很体谅我,回来吃晚饭发现,比预想的好多了,还能洗漱看书,没事儿。

让生活的预期低一点,再低一点,人会轻松很多,遇见很多惊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