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尚的“欠账人” **带着妻子一户一户的上门说:

在手机人民日报上,看到今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他欠债近百万,却没有一句骂名》

这篇文章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不由自主地打开这篇文章读了下去,文章的名字真的很重要!

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怎么会这么厉害,难道那些债主没有一个抱怨的吗?这可是有些不合常理。

原来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湖北当阳市红光村,一名62岁的农民,他叫陈廷海,文中写道今年是老人还债的第17年,17年前他欠下了附近村子210户乡亲,共计98万元的债务。

陈廷海从1996年起,就做起了粮食经纪人的生意,从乡亲手上收购粮食,再卖到粮油厂。

陈廷海为人诚信,他收粮食的时候,如果粮价上涨,他会就高不就低,若是当天粮价跌了,他还会按之前约定好的价格来收购,有的时候单笔生意,甚至是没利润的。

“诚信”两个字,是陈廷海看得比较重的,只要和陈廷海打过交道的村民,都愿意等着他,把粮食卖给他。

做人诚信的陈廷海,为何会欠下巨额债务呢?那还是在2006年6月,陈廷海像往年一样,将收购上来乡亲们的菜籽,售卖给一家油脂厂。老板声称周转资金不够,跟陈廷海约定分批结清菜籽款,结果就是~油老板脚底抹油,一夜之间溜之大吉,竟然是携款携物逃跑不见了。

油脂厂欠他的菜籽款共计105万元,除了陈廷海自己的7万元菜籽款外,村民们的98万元菜籽款也血本无归,打了水漂了。

当时同样做粮食经纪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也都选择一走了之,曾经也有好心人,劝陈廷海这么高的债务,你也躲躲吧!

我设置身处地地考虑了一下,如果是换做是我,在没有能力还钱的状态下,我可能也会选择先躲起来了!欠钱不还,不是我的本性,但是我做不到像陈廷海那样……

**带着妻子一户一户的上门说:

摘自原文~
“我对不住大家
只要您还肯信我一次
我砸锅卖铁也会把钱还上
这辈子还不清,我儿子接着还”
210户乡亲
陈廷海和妻子一户户登门
每到一户
他都要郑重地把这话说一遍
210个承诺,一个不少!**

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诚信的陈廷海,在还债这件事上,得到了妻子和孩子的大力支持。

自此之后,陈廷海更加辛勤劳作,一边种地,一边继续经营粮食经济人的生意。虽然经历了欠债风波,乡里乡亲信任老陈,在旧账未清的情况下,继续把粮食交给他,甚至是借钱给老陈,就是因为信任老陈的人品。

今年由于特殊原因,我所在的城市,路边的门店说关就关,其中不乏有之前收了各种款项,没有兑现的人,遇上大环境不好,就经营不下去了,他们之前所收的各种款项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陈却没有这样做,明明他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把这笔欠帐挂起来,等到抓住油脂厂的老板,法院判决生效的那一天。

因为他注重诚信,决定砸锅卖铁也要还清所有欠款。老陈虽然遇到艰难,但是一人有难众人帮,使得他可以继续做粮食经纪人的生意,这难道不是做人诚信的价值吗?

“诚信”二字值万金!

老陈之后挣到的每一笔钱,他都精打细算用在了积极还账上面。自己的家中还是老样子,他勤俭节约,只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早日还清欠款。

陈廷海的儿子陈超,在父亲的带领下,成绩优秀的他,为了帮父亲还债,放弃考研,早早参加工作这些年,陈超陆续帮家里还债近20万元。同样是年轻人,身为儿子的他,从未因为父亲的做法抱怨半句。

陈超甚至说:“父亲虽然没有教我什么诚信做人的大道理,但是父亲以身作则,做在前面我都看到了。”

目前所有欠款还剩14万,老陈的心愿就是把所有债务还清。

“在村里,陈廷海虽欠债百万
却没有一句骂名”那是因为他的诚信,赢得了乡里乡亲的支持和信任。
………………………………………………

我身边也有一些欠账不还的人,他们有钱之后,从不积极还款,而是选择自己消费,长时间让自己陷在欠债的漩涡之中,有的甚至上了失信人员的黑名单,不仅使自己外出乘车坐飞机都受到限制,甚至影响了子女上学。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若是你的孩子受到你的坏影响,向你学习,想想你的老年日子还能安稳吗?

老陈很好的给我们上了一课,这篇文章看得我热泪盈眶!

“诚信”二字值万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