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練達,一文傳情。鑑往知來,靜感遂通

題記:人情練達,一文傳情。鑑往知來,靜感遂通。

從故至今,文學浩翰如淵,新人輩出,他們以筆墨爲武器,以思想爲盾牌,描繪出一副副生動活潑,璀璨奪目的畫卷,譜寫了無數壯美的篇章,指引着我們繼往開來。如今的我們,個個都是創作者,又該如何把握,寫出大衆歡喜,萬衆矚目的文章呢?經驗積累是不可逾越的重要途徑。

創作,是自媒體人與讀者溝通的橋樑,創作,是天賦與持久積累的結果。沒有長期持久的實戰經歷,將無法達到掌控全局、收放自如的應用水平。在創作時,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讀者,讀者纔可能與你繼續溝通或者閱讀下去。

如果看起來言之無貨,味同嚼蠟,就不是好文章,就會失去感染力,令讀者喪失閱讀的動機。讓讀者看得難受、不能繼續閱讀下去,一般有以下原因。

一是沒有主題思想,沒有靈魂,傳遞的主題信息不夠清晰準確。二是主題思想混亂,不能高度統一。三是沒有框架邏輯結構,沒有骨架,沒有血肉。四是東拼西湊,章節混亂,陳辭濫調。五是密密麻麻,沒有段落佈局。六是缺乏感召力和創新能力,切入角度沒有創意,沒有新意,讀者無收穫,體驗不到驚喜。

明確的主題思想,開闊地的視野、新穎的文章結構、獨到的語言風格、讀後靈魂猶在,是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法寶。譬如《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充分重視創作的構思,行文的流暢程度,整體佈局的邏輯關係與層級關係,能夠讓讀者看的時候,感覺身心舒暢,理解的時候顯而易見、簡單易懂,整體感觀的時候樸素簡約,這是我們創作的目標。

在創作的時候,要緊緊扣住主題展開論述。譬如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韓愈的《師說》,以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提出總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以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師的不良風氣,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不惑也久矣”,以具體事實進一步闡述誰可以爲師的道理,再提分論點“聖人無常師”,最後得出結論“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邏輯結構始終貫穿於文章始終,主題思想融入框架之中,段落佈局層次分明,節節貫通,開篇點出主題,結尾畫龍點睛,首尾呼應。

人情練達,一文傳情。鑑往知來,靜感遂通。創作,要始終要保持辯證思維的方法,不能人云亦云,粗放的爲我所用,應該吸取精華,棄其糟粕。創作,應該把握求通順,曉大意,析結構,品手法,有觀照,出驚喜,得收穫的要求。雖然創作是艱辛的,但也充滿喜悅的收穫,沒有長期持久的積累,不可獲得。





大道至簡,抱朴守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