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震爍古今,一場戰,青史永垂

      他,一個不按理出牌的渾小子,一位敢與世俗抗爭的憤青,一名屢和上司頂撞二愣子。他,一輩子只打了一次戰,卻功不輸衛,霍,換來華夏邊陲長期安寧。他,一句話,千百年來,激勵多少熱血沸騰的人們,在中華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勇赳國難,義無反顧。他就是西漢末年,漢元帝時,僅僅是西域都護府軍事指揮官的副手,陳湯。

      這個家貧讀不起書卻矢志不移的窮子小子,多次因讀書借貸無力歸還的無賴,不甘貧賤,千里迢迢,從山東隻身來到繁華無比的京城長安,忍氣吞聲,求爺告奶,竟然當了官,僅管不過是御繕房的採購。他是個抓住機會就不撒手的主,和權貴攀上了關係,在即將飛騰鴻達之時,竟然頂着父死回鄉三年守喪不上報的風險,被逮捕入獄。好不容易出了獄的他,愈挫愈勇。既然朝廷當官不可能,那就投身邊關賭一把。幾經周折,終於謀得巡視西域諸國特派員(副的)一職。是金子在哪裏就會發光,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副巡視員,硬是幹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事業,打出一場千古揚名的戰役,說出了名垂千古的一句話。

        西漢末年的匈奴從五單于互鬥,到郅支單于和呼韓邪單于撕打,在呼韓邪降漢後,已是雄風銳減,風雨飄搖。但這個郅支單于和西漢朝廷鬥心眼,耍手段。一方面上書朝廷卑躬膝,一方面以大國自居,和康居國王狼狽爲奸,威脅勒索西域的烏孫,大宛國。尤爲可恨的是折辱至死漢使者谷吉,扣壓三批要求歸還使者谷吉屍體的使者,並百般侮辱,還恬不知恥上書說,決計歸順強漢,還將遣子入朝作人質。

          此時的西漢自漢武年打匈奴虧了老本,國力不支,採取以攻爲守的戰略。陳湯和他的頂頭上可甘延壽就是在漢元帝息事寧人,勿挑戰端的旨意下,擔任西域都護騎都尉的正副職。然而儘管磨嘴皮子與匈奴據理力爭,不過是秀才見兵。如此下去,正如陳湯分析,“城郭諸國(西域都護府和烏孫,大宛)危矣”,以此類推,大漢好不容易拼家底打下的大好形勢將不復存在,匈奴鐵蹄又會蹂躪大漢綿繡江山。怎麼辦?只有打!

        但是,陳湯攤上柔弱寡斷的頂頭上司漢元帝,一羣圍繞朝廷周圍以丞相匡衡(“鑿壁偷光”的勤奮兒,貪得無厭的大官僚)爲首的百官,兼承以和爲貴的策略,要和匈奴打仗,“事必不從”。陳湯的一番分析,使原本同意打的一把手甘延壽傻眼了,猶豫不決。在這千釣一發之刻,陳湯挺身而出,趁甘延壽病(裝病?)時,竟然作出石破天驚,冒天下之大韙舉動,“矯制”(假傳聖旨)徵發車師國屯田之兵和烏孫,大宛軍隊計四萬人,整裝待發。躺在病牀上的甘延壽聽說驚出一身冷汗,一蹦而起,趿拉着鞋追出去喝止。但面對按劍怒斥“豎子”敢在大軍出征前動搖軍心嗎?無可奈何,“遂從之″。一方面上述朝廷不得已“矯制”出兵的理由,一方面兵分六支,終分兩路:一把手甘延壽率兵阻擋匈奴援兵康居軍隊,一面由二把手陳湯率領主力攻打郅支單于的都城。

      此時郅支單于正在土城上耀武揚威,數百名甲士在城上枕戈待止,百餘兵騎兵奔馳城下,百餘各步乒夾門列陣。在城上的匈奴人對城下的漢兵肆無忌憚挑逗“上來呀”,可謂囂張之極。陳湯排兵佈陣,四面圍城,用大楯杵掩打,砸毀城牆,衝撞城門,用大黃弩放射,退居內宮木城之中匈奴人慘敗,郅支單于竟然讓自己閼氏,夫人(皇妃)都攜弓守城。他被飛箭射中鼻子,“諸夫人頗死”。司馬光記載“夜過半,木城穿”,在漢軍火攻縱入之時,郅支單于被四面八方闖入的漢軍衝擊下,“被創死”,至此狂妄不可一世,狡詐無與匹敵的郅支單于,又被漢將杜勳割下死不暝目的腦袋。此一役,揚大漢之國威,從此匈奴一蹶不振,元氣殆盡,換來西域邊塞300年之安寧。一生僅打一次戰役的陳湯,一戰成名,名垂青史,堪稱繼衛青,霍去病之後大漢又一戰神。他假傳聖旨,並能全身而退並戰功卓越的膽識,出身卑微不甘屈人之下奮力一博的精神,敢和昏庸無能的上叫板的並讓其心悅誠服並肩作戰的勇氣,令人折服。

      他的一句話,諶稱是解放軍的鏗鏘誓言,華夏人引以爲榮的豪言壯語,威脅中國敵對勢力的霸氣宣戰,那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將軍,我們記住了!!!

            2023年2月10日於上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