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去世後,要不要舉辦隆重的喪葬儀式?

看到一個段子,不知道真假,但是裏面傳達的觀念值得我們討論一下,說是我們自家親人去世以後,要不要舉辦殯葬儀式?


有人表示必須舉行,有人表示不必舉行,也有人表示,看自己的經濟能力,對此大家展開討,


表示必須舉行喪葬儀式的網友


網友一,


不支持一點儀式感都沒有,婚喪嫁娶都有儀式感,爲什麼到老人走的時候像處理垃圾一樣直接完事。


結婚是人生大事,大家覺得很隆重,應該用一場婚禮來表達,這個時候花錢似乎沒有意義,爲什麼老人走了,連一場告別儀式都不肯舉辦?


難道他們在兒女的心目中如此廉價,不值得尊重,這個儀式可以不要花太多錢,是爲了悼念。


網友二,


先人逝去後,喪葬事宜進行的目的,

一,是爲了讓周圍的鄉親鄰里的親情、溫暖來撫慰家屬的悲傷。


二,以此活動來接續下一代人的感情羈絆,不是人走茶就涼。


三,土葬確實需要比較多的勞動力,誰說土葬就不好的?古今中外,土葬的國家多了去了!


沒有好壞,只是家屬的出發點不同,意願不同罷了!


火葬是比較環保,但是爲什麼火葬不能讓家屬看到火化過程吶?因爲這樣也是有弊端的!


還有一點,很多人接受了西式教育後,拼命的否認傳統文化,否認家族、宗祠這些形式,實際是被社會性閹割了。


這句話雖然不好聽,可對於抗風險能力來講,肯定是家庭成員多的集體,來的更強!


擴展到大家族,怎麼獲得歸屬感,那就是通過土葬這些各種儀式來進行的。


只是這些東西,有的地方做的好,有的地方失去了原本的用意。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讓很多人忽視生產關係,社羣關係,忽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導致資源與社羣關係的不平衡發展,最終都要承擔後果。

表示不必舉辦喪葬儀式的


網友一


我絕對贊成這兒子的做法,至於別人說什麼,要是我,會當那些人無知。


我五十多歲了,之前就這樣告訴女兒,我死了不通知親朋好友,直接火葬場送燒,骨灰填海,不要祭拜,簡單幹脆。活着也沒多幸福,當然更不必在乎死後怎麼樣。


網友二,


我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很好,我對現在老人過世以後,那種搭臺唱戲,然後一羣看客哈哈大笑的模式非常不理解。


本來親人過世是很悲傷的事情,但是請來那一羣唱戲的,又來一羣看戲看熱鬧的,笑得那麼燦爛。


這種感覺,真的一言難盡。還記得那年我外婆去世,我們有幾個孝子守着外婆的遺體心痛得無法言說,但是外面那些唱戲的和那些看熱鬧的觀衆的笑聲讓我火都沒那麼大的。


但是沒辦法,不請那些人又會被人說不孝,大逆不道什麼的。真的是,無語!


網友三,其實這樣挺好的,去年底,鄰村一位年屆九旬的老人去世,三十兒子,爲了操辦葬禮,花了近十萬!


鄉下老人去世,不用買墓地的,光是前來送老人一程的鄰里鄉親,就吃了好幾十桌,花了五萬多。


還有其他開支,雖然隨禮的錢差不多能抵消開支,但,勞師動衆,真的很不值。



網友四,


支持兩兄弟的做法,父母在世時多關心孝順他們,死後就不必鋪張浪費。


多年前我就跟我兒子說,有一天我老去了,你把我的遺體捐了或火化了。


通知我的至親作個最後的告別,在自家地裏隨便挖個坑把我埋了就行,不要舉行那些儀式,更不要在意旁人的說法。



網友五,


做兒女的,父母活着的時候好好孝順,父母去世了,把一生都走完了,骨灰保存,沒啥意義,往上數三代,誰還記得曾祖父?


早晚都是忘掉,我就給兒子說了,我走了就把骨灰揚了,或者隨便埋在樹下,不用紀念,是記在心裏,不用流於形式一死百了。


網友六,


今年我組織我們全家一起喫年飯,晚輩們都在談笑,逗孫子,外孫子們玩。


我也參入其中,也談一些網上的事,說是一個大教援去逝火化後,他兒子拿一個裝鞋子的盒子去裝骨灰。


對這個事情我也非常贊成,我就說我百年後什麼事都不做,直接送到火化場,火化後拿個裝鞋子的盒子把骨灰弄到長江去,免得以後每年清明還是上墳,挺麻煩的。


其實人死後什麼都不知道,所做得一切都是給活人看的,沒有論何意義。


看了大家的說法,真的是各有各的理,好像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此,大家怎麼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