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人事聽天命,“中庸之道”正好

從4081到3753,短短一週時間,我的日更排名就向前提升了328名,而我也不過才堅持16天。

可見,從0到1很容易,從1到100真的只有少數人在堅持着。

今天的工作經歷來近段時間以來,不多見的忙碌以及不多見的等待。

忙碌是從還沒到上班時間就進入到工作狀態,以及奔波在很遠的地方。

等待是在快節奏的常態下,爲了喫上一份美味可口的午餐,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還是一碗麪條。

這次的際遇,竟然讓我對等待有了新的認識,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無奈,也不是對超時者的容忍,而是充滿期待且非常歡快的一種極具幸福感的行爲藝術。

一來我有時間。

等待讓我感受生活的可掌握性,雖然犧牲了午休,可這種不急不慌地做頂小且尋常事宜,真的有種歲月靜好的味道。

二來我在等待美好。

都知道,但凡小小餐飲店裏需要漫長等待的東西,味道都不會太差,只是我們常常爲了講究時間效率,退而求其次選擇口味一般,人也不那麼擁擠的餐廳,草草了事……

可往往我們應付着生活,生活也在敷衍着我們,漸漸就會又丟掉一種美好期待。

誠然,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分輕重緩急,可總是連喫上一頓美味佳餚的時間都沒有,那是不是一個信號?提醒要注意勞逸結合,以及適度將時間天平往生活上去傾斜。

不知道那些看懂瓦爾登湖、喜歡瓦爾登湖的閱讀者,是不是早就悟到了這些道理。

而曾經兩度打開、兩度棄文的自己,是不是將自己繃得太緊了,以至於看到這樣溫潤細膩的文字而恐慌和疲憊。

學着用中庸之道去生活。

怎麼爲之?我理解的是盡人事聽天命,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一次兩次三次都沒有成功,就不要再執着。

放棄,有時候也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

因爲換一個角度,這代表着智慧,古有陶淵明,因不喜朝堂勾心鬥角,而選擇歸隱田園,過着一種與世無爭的悠然自在生活。現有楊振寧,青年時代立志要當一名實驗物理科學家,最後卻放棄了實踐轉攻理論,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實現了自身抱負。

當然,世界上不乏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他們歷經磨練最終獲得的成功和勝利。

就比如哪吒,但他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承受着普通人無法承受之痛。

人生苦短,究竟什麼最重要?也許要到我們閉眼的那一刻才能知曉,唯一不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那就是行爲上盡力爲之,思想上坦然對之。

與其執念於結果,不如問問自己過程是否專注,如果一切都問心無愧,那就隨緣。

這便是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它不僅僅適用於目標管理,生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大膽嘗試,包括情感。

對待一份真摯的感情,用最平常的心態去接受結果,享受過程和審視過往,即便是最後沒有沒能攜手同行,那也不必遺憾,大步向前走。

畢竟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少來夫妻老來伴?世事難料,悲歡離合、病痛折磨總是穿插交替於我們的人生軌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