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事听天命,“中庸之道”正好

从4081到3753,短短一周时间,我的日更排名就向前提升了328名,而我也不过才坚持16天。

可见,从0到1很容易,从1到100真的只有少数人在坚持着。

今天的工作经历来近段时间以来,不多见的忙碌以及不多见的等待。

忙碌是从还没到上班时间就进入到工作状态,以及奔波在很远的地方。

等待是在快节奏的常态下,为了吃上一份美味可口的午餐,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一碗面条。

这次的际遇,竟然让我对等待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无奈,也不是对超时者的容忍,而是充满期待且非常欢快的一种极具幸福感的行为艺术。

一来我有时间。

等待让我感受生活的可掌握性,虽然牺牲了午休,可这种不急不慌地做顶小且寻常事宜,真的有种岁月静好的味道。

二来我在等待美好。

都知道,但凡小小餐饮店里需要漫长等待的东西,味道都不会太差,只是我们常常为了讲究时间效率,退而求其次选择口味一般,人也不那么拥挤的餐厅,草草了事……

可往往我们应付着生活,生活也在敷衍着我们,渐渐就会又丢掉一种美好期待。

诚然,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分轻重缓急,可总是连吃上一顿美味佳肴的时间都没有,那是不是一个信号?提醒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及适度将时间天平往生活上去倾斜。

不知道那些看懂瓦尔登湖、喜欢瓦尔登湖的阅读者,是不是早就悟到了这些道理。

而曾经两度打开、两度弃文的自己,是不是将自己绷得太紧了,以至于看到这样温润细腻的文字而恐慌和疲惫。

学着用中庸之道去生活。

怎么为之?我理解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次两次三次都没有成功,就不要再执着。

放弃,有时候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因为换一个角度,这代表着智慧,古有陶渊明,因不喜朝堂勾心斗角,而选择归隐田园,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悠然自在生活。现有杨振宁,青年时代立志要当一名实验物理科学家,最后却放弃了实践转攻理论,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实现了自身抱负。

当然,世界上不乏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他们历经磨练最终获得的成功和胜利。

就比如哪吒,但他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承受着普通人无法承受之痛。

人生苦短,究竟什么最重要?也许要到我们闭眼的那一刻才能知晓,唯一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那就是行为上尽力为之,思想上坦然对之。

与其执念于结果,不如问问自己过程是否专注,如果一切都问心无愧,那就随缘。

这便是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它不仅仅适用于目标管理,生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大胆尝试,包括情感。

对待一份真挚的感情,用最平常的心态去接受结果,享受过程和审视过往,即便是最后没有没能携手同行,那也不必遗憾,大步向前走。

毕竟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少来夫妻老来伴?世事难料,悲欢离合、病痛折磨总是穿插交替于我们的人生轨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