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杂记」很多夫妻矛盾源于原生家庭文化冲突

上午,又看了一期金牌调解节目,感觉很多夫妻矛盾其实是双方原生家庭文化的冲突。

家庭文化一词或许未必妥帖,临时没找到更合适的词,姑且一用吧。

调解的是一对小夫妻的矛盾,出场的除了这对小夫妻,还有岳父岳母和婆婆。

双方的矛盾是妻子及岳父母认为婆婆过于强势,过多介入小夫妻生活,妻子在家中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丈夫及婆婆则认为妻子及岳父母过于敏感,很容易受伤,在生活中不太好相处。

妻子一方列举了一系列具体事例,丈夫和婆婆则提出了不同意见。

一是婆婆安排儿子媳妇备孕的事儿。小夫妻结婚不久,婆婆没和俩人商量,就安排俩人去看中医,调理身体,争取早日生孩子。

妻子觉得婆婆强势参与夫妻生活,自不尊重自己。

丈夫说婆婆和他说过,他觉得无可无不可,没和妻子说,妻子不愿去,也就不去了。

二是谁看孩子的问题。孙子出生前,夫妻讨论过谁看孩子的问题,妻子觉得自己的母亲收入低,可以回家看孩子。孙子出生后,婆婆与岳父母在产房就谁看孩子发生了争执,婆婆说岳父母住的地方环境不好,认为应该由自己带孙子。

妻子及岳父母认为婆婆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瞧不起女方家庭。

丈夫则说他没认为谁看孩子是个问题,孩子出生前夫妻讨论谁看的事儿他没和母亲沟通过,孩子出生后母亲提出他带母亲也没和他说过。

婆婆也说,她说亲家家庭环境不好也是想到啥就说啥,没想到亲家和媳妇这么在意。

三是小年夜两家一起吃饭的事儿。妻子说,饭桌上,婆婆守着自己的父母,好几次粗声大气地喊儿子给她倒酒,表现的非常强势,岳父母也认为在饭桌上这样做,对女儿和自己不尊重。

还说另一次吃饭,婆婆给她自己和丈夫舀了汤,没给她舀,感觉对自己不重视。

丈夫说,事后,妻子不说,他都想不起有这么回事儿,在他的生活中,这些都是很随便的事情。

婆婆则说,生活中可能有很多这样的事儿,她确实没儿媳和亲家说额那个意思,真没想那么多。

四是接待侄女婿发生的事儿。侄女结婚后与女婿上门拜见大家一起吃饭,酒席桌上,婆婆对侄女婿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做了她家女婿,吃饭咸蛋就得随她家规矩。儿媳认为婆婆这句话是说给她听的,饭也没吃就起身离席了,还把丈夫叫了回去。

丈夫说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感觉很莫名其妙;婆婆说她就是和侄女婿说了一句玩笑话,真没想到儿媳会这样想。

妻子还所说了很多其他事儿,都是些差不多的事儿,都不是多大事,但里面蕴含的矛盾挺突出。

矛盾是双方的矛盾,问题也是双方的问题,撇开一些人心叵测的东西,双方的矛盾问题的根源应该是两个原生家庭不同文化的冲突。

从小夫妻及岳父母婆婆一系列对话中得知,婆婆在原先家庭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一言九鼎,对子女习惯吆三喝四,很少考虑儿女们的感受,对于母亲这种作风,儿子很习惯,从来也没考虑其他;女方家庭则是个非常民主的家庭,对于子女非常宠溺,两个家庭风格迥异。

除此之外,两个家庭经济状况似乎也有这差异,这也是女方特别敏感的重要原因。

两个不同家庭的人走到一起组建新的家庭,很难完全消除原生家庭的影响。减少原生家庭文化冲突产生的矛盾,一是要充分考虑原生家庭文化对新家庭的影响,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尽量选择家庭文化差异不大的人作为另一半。二是新家庭组建后,做好原生家庭文化的继承和剥离,尽快形成新的优秀家庭文化。三是双方父母按照友爱互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家庭的影响。

相互尊重,加强交流,沟通到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基本措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