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試試提前學

2023.2.17

我是講同步加拓展課的,一週一次課,因此一般在學校老師講完之後再講,這樣可以省去講概念的時間,直奔要點。但是在講課過程中經常聽到學生會講這樣的話:“老師還沒講”。

以前並沒有太在意,學校還沒講是事實,我就會把基礎知識給補上。但是“老師還沒講”就是自己不會的正當理由嗎?

我的答案是:不應該是。老師沒講,難道自己不能自學嗎?現在學生如果再拿這個理由作爲不會的藉口,我經常的回覆就是反問:“老師沒講是理由嗎?”然後他們立馬就能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尤其是高年級學生。


從上學的時候我就認爲,只有老師講了我才能會。自學雖然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但是“自學”這個詞完全不在我的詞典裏。現在步入社會後才發現,很多東西別人是不會教的,只能自己蒐集資料,自己抽空,學不懂的自己上網查詢,查不到的就先擱置,以後有能力了再解決。

所以,我慢慢意識到自學纔是現在、未來都需要的能力。2020年寒假的時候我帶幾個六年級學生用7天時間,每天2個小時,我不講只負責答疑,把六年級下冊4個單元提前學完了。

現在慢慢發現那些嘗試過提前學的學生,主動性好像變好了。寒暑假的時候已經開始提前學下冊要學習的內容了,遇到學習問題也會更主動去問了。這不就是我一直想培養的主動性嗎?


雖然提前學和主動性沒有必然的聯繫,而且培養主動性還有很多其他的條件,但是提前學,確實很考驗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很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旦他們能夠克服自學過程中的困難,就能感受到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有時候還會感受到提前學帶來的優越感,他們嚐到了提前學的甜頭,慢慢就會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據我瞭解一個人一旦開始了主動,就會慢慢感受到掌控感,一旦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些事,就會產生勝任感,如果再有人對他們的主動提供支持,那麼他們的主動性就會越來越好。

掌控感、勝任感,以及來自家人的認可產生的歸屬感,這不就是自我決定論的三個必要條件嗎?


所以,我現在非常提倡學生提前學,不是預習,而是提前學。他們的差別是:預習一般比較淺,內容比較少;提前學一般要深入一點,內容多一點,一般不少於1個單元。

如果要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可是嘗試從培養提前學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