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同名小說改編,曾被納粹焚燒,諷刺性極強!


此影片是從一戰末期德軍陣營視角出發,描繪的戰役中德軍立場的士兵的心路歷程。

這部德國電影是改編自德意美籍作家艾裏西瑪利亞雷馬克於 1929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記載了一羣年輕德國士兵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西方戰線的經歷。

和小說一樣,電影將視角放在一位叫做保羅的 17 歲少年身上。他和幾位同學在聽了校長慷慨激昂的演說之後,決定要從軍,目標是幫助德軍侵略法國。




一開始,保羅抱着報效祖國爭取榮耀的雄心壯志,卻在來到了未在法國境內的西部戰線,並且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之後,發現自己實在是太過天真了。

而故事主要發生在保羅和幾位戰友在西部戰線苦撐的 18 個月裏。

西線無戰事的原著作者雷馬克曾經親身參與過一戰,在西線受傷之後將自己和戰友們的經歷寫成了小說,在出版之後受到了極大的迴響,

曾經被翻譯成超過 50 種語言,總銷量超過 2000 萬冊,並被後世譽爲是古今歐洲書籍最大成就。

這本小說在 1930 年首度被翻拍成電影,該片由俄羅斯裔美國導演 Louis Milestone 指導,

不止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當時還一度被認爲具有極大的影響與震懾力,能夠阻止戰爭再次爆發。

但很諷刺的是,這並沒有發生。

納粹德國在取得政權之後,搜查並且焚燒了該書,並在僅僅 9 年後的 1939 年就發動了規模更大、死傷更爲慘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們在看西線無戰事的時候,除了讚歎這部片極高的拍攝水準、龐大真實的戰爭場景,以及令人屏息又揪心的緊湊劇情之外,

而隨着劇情的演進,出現了一幕又一幕令人震驚的慘烈,戰士以及參與在其中的年輕人的絕望與掙扎,

都讓我們暗自祈禱,希望不要再有戰爭發生。

所以文章我們想要介紹這部電影令人感到唏噓的三大諷刺,包括了片名的諷刺,場景的諷刺以及命運的諷刺。


01

片名的諷刺


相信許多人在看完,這部片之後的第一個感想就是這部電影裏明明描繪了極爲驚心動魄的戰役,爲什麼不管是原著小說或是電影都要叫做西線無戰事呢?

這部作品的英文譯名是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意思是西線正寧靜。

而我們覺得不管是中文或是英文譯名,都如實表達了原作者雷馬克對於戰爭最長爲有利的控訴這場戰爭的一切都是個謊言。

根據調查,在英文版的原著小說的前言裏,美國作家 Harry Hanson 曾經記載了一戰時期,

德國跟法國的主流媒體在政府的主導之下,時常將正在發生的西線戰事形容爲 “all was quiet----一切都很寧靜”。

或許從當政者的角度來看,隱瞞事實是爲了不讓大衆恐慌。但從電影中,我們也曾多次看到,

不管是軍隊的長官或是學校的師長,都曾經用即將獲得勝利、榮耀終將屬於我們。

或是很快你們就可以在巴黎街頭行軍等謊言來吸引天真的年輕人們從軍。

在電影大約一半處,我們看到德軍的高官和一名親信坐在諾大的餐廳中用餐,桌上擺滿了佳餚美食,悠閒地談論着戰後要做些什麼。

當高官說到自己的父親曾經打贏過三次戰爭,從巴黎帶着榮耀回國時,竟然感嘆自己生錯了時代,半個世紀沒有打過仗,那要軍人幹嘛。

只是口口聲聲說要打仗的高官卻不用上戰場,在戰場上拼命的士兵卻人人不想打仗。

輪在這些可以躲在安逸後方的當權者們眼裏,慘烈的傷亡只不過是報告上的幾個數字。

難怪他們可以大言不慚的告訴其他人 西線無戰事了。

另外,西線無戰事的德文原名,如果直譯的話,意思是西方沒有新鮮事,或許是因爲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

對於作者把戰爭形容爲不是什麼新鮮事,有點難以理解。

片中角色們每天都得經歷飢餓、寒冷、恐懼和死亡,在戰爭無情的摧殘之下,他們的內心慢慢麻木。

在原著小說裏,有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

“三枚炮彈在我們身邊咻咻飛嘯而過。

我們的臉色既沒有比平時蒼白,也沒有比較紅潤。

我們不比平常緊張,也沒有比較鬆懈。

每回的經歷都一樣,出發時,我們是悶悶不樂或心情高亢的士兵。

炮彈發射後,每句話每個詞就都成了危言聳聽的言語。”

的確,在他們的眼中,再怎麼殘酷的事,如果變成了日常,那還真的就沒什麼新鮮的了。

電影的最後,劇組用文字陳述了一戰最後的死亡數字,高達 1700 萬人喪失性命。接着片名再次出現,斗大的字體寫着西線無戰事,真的是最大的嘲諷了。


02

場景的諷刺

在電影的第一幕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名叫做亨利克的年輕士兵,原本穿着光纖挺拔的新制服,但一轉眼已經變成了冰冷的屍體。

那沾滿了血跡與泥巴的制服,則在經過清洗之 後,輾轉來到了保羅的身上。

天真的保羅剛拿到制服時難掩興奮,對着招募官說我只想快點去。下一刻,他卻發現制服上還掛着亨利克的名牌。

但招募官卻習以爲常的說那個傢伙可能穿不下,常有這種事。接着順手撕掉,扔在滿是名牌的腳邊地上。

這一幕看似簡短,卻強而有力地暗示了整場戰爭的荒謬之處。似乎有許多的場景不斷出現。

例如電音開始的洗衣工廠、保羅與凱特偷鵝的農舍,乃至於那條戰壕,你沒有看錯,這些其實都是同一個地方。

而這並不是爲了省製作預算的結果,而是劇組透過了不斷重複的場景來表達一個事實這是一場徒勞無功的戰役。

在電影的最後,我們看到幾行字幕寫着 1914 年 10 月,敵對開始沒多久,西部戰線就變成了戰壕之戰。

到了 1918 年 11 月戰爭結束時,前線幾乎沒有變動,超過 300 萬名士兵死在這裏,通常只是往前推進幾百公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將近 1700 萬人喪失性命。四年之間,雙方死了超過 300 萬人,卻只在幾百公尺的範圍內來來回回陣亡。

士兵身上的制服被清洗後送到後方,被不知情的新兵穿上之後回到前線,卻又很快的在新兵陣亡之後送了回去。

今天保羅幫忙打下的戰壕,明天又被法軍奪回。唯一的差異只有身邊的朋友又變少了。

電影接近尾聲時,我們看到保羅和凱特再次來到同一座農舍偷鵝。

原本以爲他們再度得手,並且成功逃脫,但沒想到凱特卻被追上來的農家男孩開槍打中。

在停戰的那天上午傷重不治。我們覺得男孩這次決定追上來,因爲他也厭倦了這樣的輪迴。

士兵出現偷走家裏的鵝,開槍趕走士兵再次出現。而因爲凱特等人在宣告即將停戰之後依舊跑來偷鵝,讓他感覺好像什麼都沒有改變,纔會決定主動出手終結一切。


03

命運的諷刺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故事的結尾,所以曾經十分期待保羅和凱特能夠發揮主角光環而生還。

畢竟如果我們細數保羅在電影裏面曾經逃過的死劫,這不難發現它其實是受到命運眷顧的。

他在還沒到前線就經歷了炮擊,曾經因爲不知道在黑暗中開槍之後要立刻移動而頭盔中槍,和戰友躲避的壕溝遭到轟炸,

在一對一的肉搏戰中生還,就連偷鵝蛋逃走時都一直被打中口袋。

更別提 18 個月中經歷過無數次的大小戰役、飢餓、寒冷或生病。

但當我們發現簽署停戰協議之後,電影竟然還有半小時才結束,內心就覺得不妙,想說編導留了那麼多時間,肯定是想要在電影最後來個回馬槍。

果不其然,不止凱特在偷鵝蛋的回程中死亡,保羅更被不肯服助的德國將軍硬逼着在停戰當天上午再上一次戰場。

保羅在前往聽將軍下令的時候,遇見了一位明顯是第一天報道的新兵,穿着乾淨的制服,手忙腳亂又不知所措地跟着人羣前進。

保羅下意識地引導了新兵走向廣場,並打量了他幾眼,臉上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我們猜想,他應該是覺得你這小子也太幸運了吧。

來的第一天就要停戰了。下一幕,那位還是不用親自上戰場的將軍居高臨下,慷慨激昂的要士兵們在停戰生效的上午 11 點前進行最後的攻擊。

此時的保羅露出了麻木的神境,心中大概想着看來我還是沒辦法活着離開這裏啊。轉身推着那位新兵走向戰場,並在 10: 45 抵達前線。

隨着戰役爆發,保羅想像往常一樣試圖生存下去。

但當他發現那位新兵命懸一線時,忍不住出手相救,讓他和一位法國士兵陷入了死鬥,並被人從後方刺中心臟。

在他跪下的那一刻,他聽到了外面士兵們大喊---停戰時間到了。眼前的士兵露出了憐憫的表情,轉身走出壕溝。

身受重傷的保羅拖着身軀跟了出去。眼前的景色和 15 分鐘前大不相同。沒有嘶吼,沒有槍聲,一切是那麼的安靜,西線終於沒有戰事了。


喫榴蓮的虎/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