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佳作如炬 夜讀心裏驟然洞明一一閱崔玉松先生新作《手機丟失的下午》(短篇小說)所思所悟

崔玉松先生是多年來一直活躍在彩雲之南乃至全國文壇的常青作家,作品頗豐,涉及小說、散文遊記及報告文學等領域,在國內外華人讀者區影響巨大,不時引起轟動效應。

最近,崔先生的新作短篇小說《手機丟失的下午》,已公開發表於今年二月份的《邊疆文學》大型文學刊物之上,有幸見之,必讀不可。

我於深夜熱切拜讀之,很驚奇,很震撼,並因其不凡的創意而感動着,久久不能成眠。

我就想,原來小說竟然還可以這樣寫?這麼弄?

崔玉松先生的創作手法在本文中呈現的是暗喻?是襯托?是映射?抑或是聲東擊西?還是舍左右而言他?

…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麼?

…是隔岸猶唱後庭花麼?

對。應該是最後一種了,是那種隔岸猶唱後庭花的寫法呀!

簡直太神奇,太獨特,太新穎了,讓我拍案叫絕,興奮不已!

崔玉松先生的此文初成稿之時曾擬名《透碧宵》,後經《邊疆文學》刊物發表時,更名爲《手機失落的下午》,兩者都很切中文理,均堪稱絕配。

常言道三個女人一臺戲。仨閨蜜一夥兒入池沐浴,自然而然就真的弄出了一臺生動有趣而十分形象的戲來,很精彩,很唯美;意識流、蒙太奇,煙火氣及當前已婚女人心理上所普遍存在與關心的感情危機與後怕…都不時的在文中交織呈現,精彩紛呈,寫實寫虛,虛實結合,相得益彰,完美統一。

本文故事情節頭緒繁多,仨女性言談舉止各有個性,輪番登場,至使條理錯綜複雜,指向每一個纖細的絲絲縷縷,都得由作者精心去梳理並巧妙構思設計與合理安排,稍一不慎,易成亂麻糊糊,更易生歧意,故,作者在這方面頗費心機,斟酌推敲,精心處置,在小心翼翼的創作過程中,沒少下大功夫苦功夫。崔先生這一方面優秀的突出表現和不凡成就應是值得我首先禮讚、敬佩、仰慕和學習的。

崔玉松先生的文,常常平靜之中有驚雷,小事兒之中見大事件<寫女玩言笑而實反貪>,不着意去昇華而昇華自存焉<歌頌真善美>,這就是其美妙的爲文格調最獨到的體現。

崔先生的作品,文風清奇,構思獨特,設想獨到,洞察世事入微,行文質樸,美韻隱藏,華而不宣,是屬當今寫文界很少見的一道美麗風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美侖美奐,不可言傳。

我很佩服崔先生嚴謹爲文的寫作姿態,很羨慕其靈動的創作頭腦及機變的構思方式,更崇尚其孜孜不倦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創作精神!先生創作而發表於世的每篇美文,都猶如火炬,常常照亮夜空,爲初學的寫手指明瞭應走的路,爲後進熱衷想寫文的人點亮了心燈,讓我們這些晚熟的後學之輩可以沿着其走過的道兒而順利前行。不然,我們只能在黑暗中繼續摸索,以至於長期徘徊不前而仍然一事無成。

崔先生從其文中明白的告訴我們,弄小說就應多從小、細、微處着手,王婆待嫁,密織細衲,千針萬線,精挑細捻,嚴絲合縫,繾綣反側,不驕不躁,字斟句酌,力戒堆砌爛詞兒廢語兒,不翹翹空空,不前言不撘後語兒,不東扯葫蘆西扯瓢,只奔着主旨圍繞中心,兢兢業業,踏實爲文,從不掉以輕心。重點強調提醒細節決定作文之成敗。反對空話兒、套話兒及概括話兒,拒絕學生腔兒及半撇子不土不洋的怪調調兒,摒棄一切不着邊際的關聯詞兒生拉硬套的大量使用,抵制假大空及花哩胡哨的虛情擺設,只平心靜氣耐着性子,從接地氣的語言着手,從底層民衆中間走來,善於從煙火氣中揭示衆生所熱切關心的大事件,以小見大,以微知著,生動感人,閱之不忍釋卷。

反觀吾類,爲何我儕後學寫文之輩常常會嘆息:苦於寫小說的路不知怎麼走?病於小說的竅門不懂如何入?常常食不甘味寢不酣眠而憂患重重?其實,弄文,尤其弄小說(寫文的最高境界?),並沒捷徑可走也並無高妙的寫之手法可供摩擬的!只有一條真理是顛覆不破而又切實可行的。那就是要多讀一些名家的佳作,領會其作品創作之精髓,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就順其自然而然的得其門而入之,從而也會隨心所欲地抖擻出一兩篇兒雛形小作來,總不至於競年累月辛辛苦苦的寫呀寫仍寫的是不少的廢料,讓方家小覷與嗤笑;讀多能生巧,讀多能賦予大腦靈感,總不至於碌碌大半生還很遺憾自己老當百無一用的門外漢,其結局實爲不容樂觀。豈不悲乎!

好文在此。

敬請諸君不妨多讀讀崔玉松!她將使各位大開眼界,多啓智,會讓妳在漫漫寫文長途上少走千萬裏的彎路斜道,更可引領妳順利地抵達衆寫友所夢寐以求又理想的寫文彼岸,擷一抱鮮花屬於妳自己,以了卻妳朝思暮想的美好的寫文著說之宏大心願!

我讀我受益,誰閱誰獲好靈感。

請快快來踊躍拜讀崔玉松喲!

時不我待。還猶豫什麼?

我深深地崇拜着崔玉松先生,老想從她那兒學得一麟半爪,以儘快地撐起我弄文的半壁河山!

  2月18日上午11時於蘇州玉出昆岡


2月18日與蘇州上午上午十點,與蘇州預處空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