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九芬2109:以前的孩子與現在的孩子

以前的孩子,被打罵是家常便飯,是普遍現象,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且,物質的普遍匱乏,使以前的孩子的需求重點還停留在馬斯洛心理需求的最低層次——生理需求:喫飽穿暖。

再者,以前的家庭,兄弟姐妹比較多,父母又忙於生計,根本沒多少精力照顧孩子,更別提關注其心理問題了。

即便有點心理問題,也會在與夥伴的盡情玩耍和在做農活的過程中得到舒緩與釋放。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衣食無憂。一家兩代五六個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孩子稍有風吹草動,全家草木皆兵,這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與窒息感。

況且,信息化的普及拓寬了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開發了孩子的心智。他們更看重自我個性、價值是否被認同與尊重。

與以前的孩子相比,他們的需求點已上升至馬斯洛心理需求的中高級層次——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

可悲的是,父母及長輩愛孩子的方式,還停留在滿足其物滿足其物質需求和照顧其生活起居上。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說:“如果我們用過去的方式教育現在的孩子,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未來。”

所以,當家長的思維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時,他們會有不被理解的孤獨,也會有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無奈。

其實,孩子需要的愛很簡單,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請你看到我,聽到我。

親們好!一天愉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