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接受和珍视每个时期的自己

大家好,我是小北。

新鲜出炉小作文双手奉上,希望各位看官喜欢。

本次我们讨论话题是关于“自己”。

像什么本我,真我,自我等等,统统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中。

想聊聊——昨天的自己,今天的自己,以及明天的自己。

就这么简单。

01

我们从出生到成为大人,不尽相同。

如果按照年龄划分,16周岁后以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已可以定义为成人。只是大家普遍认定是18周岁。

不管怎样,18周岁以后已是成年人,也就需要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当然,也有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却一直都是小孩子的心灵大人的外表,一直都未能真正长大。无法彻底离开原生家庭和父母怀抱,更别提独自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也不可能去完成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了。

一方面可以说他们是幸福的,一直在父母家人身边陪伴,一辈子被特别呵护和保护着,另外也可以说他们是被宠坏的宝宝,过于溺爱导致丧失了一些自食其力的能力。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能简单或想当然地去恣意评价任何事件,这是不礼貌且不理智的。

如果可以,待在父母身边一直不分开也很好。

聊到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想说,很多我们身边的某些事件,就是大家各自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选择,一种轨迹。

你可以按照某一轨迹继续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打破某些常规去过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看见并参与进来,在某个时间点,彼此之间存在着交集。至于参与其中的深浅程度,很难把握,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而为,反而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走向。

只是事后再回忆总结,会发现,很多看似无序实则有序

大家的生活,是由许许多多无数个小日常,平常态,平淡小日子,无关痛痒芝麻绿豆小事等堆砌组合到一起。经过不断叠加,日积月累后成为我们的人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精彩。

02

以前交通不便捷,通讯不发达,常常以为自己所见所闻就为大。

不会知道,一个相同物品,各个地方的人们对于它的称呼也会不同。

因为一种蔬菜的不同称呼,曾经跟同学不停争论。他想把我说服,我想把他说服。

因为奇怪的叫法和食用习惯彼此嘲笑。

感叹怎么会有如此搞笑的名称。殊不知,自己习以为常的叫法和习惯行为模式,在别人眼中也同样可笑和充满疑惑。

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也不会觉得丢脸,就是骨子里想把对方说服,让对方认同自己,可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而是认为对方很可笑。

对于当初浅薄的我们来讲,在青春岁月里留下了一丝可爱且有趣的回忆

后来,慢慢知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一个走出去,站起来,四处观察的成长过程。

虽然很早就学过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可现实是,经常会在无意识中成为了他笔下的“别里科夫”。

待明白后,会觉得特别难过和羞耻。

这是长大后的代价,感受。

不知何时,早已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而是开始感觉到自己丢脸,在别人面前丢脸,想逃离,殊不知已在冥冥之中早已成为了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

难过的是,硕大的屁股,修长的双腿,一直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不自知。

可是,谁能保证他一辈子不丢脸,一辈子不犯错,一辈子不迷路。

有些问题出来了,就应该去面对,去解决。

看起来,长大后,我们并没有获得很好的东西,反而是多了很多以前不曾有过的小心思小情绪。

还有一些不多不少的牵绊和羁绊,以及慢慢丢掉的初心和勇敢。

何时,手脚变得无法伸展。

03

人们无法跳出已有认知范围,去看待问题。

想象一下,自己是一条鱼缸里的鱼,从出生就一直在鱼缸里,而作为鱼而存活的自己,则会认为这个世界就只有鱼缸那么大。

鱼缸,这个我生活的鱼缸,目之所及的鱼缸,就是我的认知边界

鱼缸以外的世界,我未曾踏足,甚至不相信那是真实存在,更不会相信除了鱼以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于这世间。

如果此刻有条从大海来的小鱼加入我所生活的鱼缸,它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大海的故事。

而这些大海的故事,以及这条从大海里来的小鱼,早已超出了我的认知,所以我表现出很不一样的状态,怀疑它反驳它甚至可能污名化它。

只因它跟我们不一样,它来自一个未知的区域,做了很多未知的事情。

而其余的每一条小鱼,我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也会表现出不同情况:

有一部分赞同我,有一部分中立,有一部分自我怀疑无法正常判断,有一部分选择相信大海来的小鱼,等等。

我们之间,产生了对立,争斗和矛盾。

就像现实世界一样。而此刻的鱼缸是我们的平面投影。

如果我经过学习,经过实践,从鱼缸里跳出来。现在站在鱼缸外看鱼缸里的鱼,我的认知和维度已有所提升。此刻我不再是鱼缸里的普通小鱼,而是升维的小鱼。

而这并不会完结,也不会影响和改变其他鱼缸里的小鱼,它们还处在它们此刻的认知边界里,而我这条小鱼只偶然或是有幸跳出了鱼缸。而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更高的维度和认知,此刻正在俯视地看着正在鱼缸外看小鱼的我。

我们自认为自己很理性,其实大部分人往往感性,我们时常被情绪所控制所干扰。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人们往往有一套自我做事的程序和规则,所以在为人处世时就会按照这套规则和程序开展。

一旦这套内在逻辑不能自洽时,就会产生痛苦,就会觉得不对劲。

固有的习惯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感

如果我们长期不改变,仍然使用这套惯有思维去做事情,则会形成壁垒,一直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就是我们自己阻断了人生的其他可能性,而这样的事情,却是经常发生。

我们很难,从一个舒适的地方挪窝

04

有人说人生漫长,有人说人生短暂。

人们会下意识给自己的人生划分阶段,例如5年一个阶段,10年一个阶段,20年一个阶段,或者是直接地分为前半生,后半生。

你如何区分小北不知道,大家想怎么划分都可以,高兴就好,哈哈哈。

相信肯定有朋友刷到过,题目为“一个普通男孩/女孩的10年人生”等类似的短视频,或是文章文案。

故事里的每一位主角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视频里展示着他们一步步走来,打怪升级,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不言放弃,最后成就现在的自己,满满正能量。

反观自己平平无奇,其实这也没什么大问题,学会接受并珍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别人的成功我们无法完全复刻,最终都要落实到自身问题

只有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阶层,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为此而坚定不移,努力向前,才能过好当下,最终才能享受这一生

人与人千差万别,而每一个你都是最为特别的那一个。每个人有自己的优点缺点,擅长和不擅长的一面。

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点去做一些事情,只有当你真正的热爱某一件事情后,才会全身心的去投入。

以前很傻,我给自己灌输了一种很奇怪的,莫名其妙的想法,早已无从追寻它真正的出处。

那就是:我一直认为我的兴趣爱好不能变为将来的工作,不能成为我谋生的手段,这样就失去了兴趣爱好对我而言的意义所在。人生会过得毫无乐趣。兴趣爱好是我枯燥人生的点缀,它们的存在带给我安慰和欢喜。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我人为的割裂兴趣爱好和工作之间的距离。

让我无奈的是,自己做过的每一个工作都不喜欢,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做这个事情,而只是为了所谓的每月工资而为。在这样的思维主导下,我并不快乐,工作也没有成就感,四个字形容就是“普普通通”。

即便如此,还是会做好自己分内事情,只是并不会想争夺什么或提升,只想当一个普通小员工直到顺利到达退休年纪。

在我妈眼里,就是一个不上进的孩子,领导眼里也应该是如此。

这个阶段我就是一个普通工具人,打工人,做着本职工作,坐着拥挤不堪的公共交通。

曾有一段时间,烦透了。

因为,讨厌陌生人挨着自己。

可是也没想过买车。

后来终于下定决心去学驾照,但最终因为“路怒症”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己暂时不太适合开车。

可我老爹早就给家人宣告我要学驾照,目前为止大家都沉默着也没人问我后续。

而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只是此刻写到这里,我认为这一段可以写一写。

05

有段时间我很纠结,在“成功”和“失败”中来回翻腾。

某一刻我想明白,翻腾有个P用。

我真实的活在这个世界,自由地呼吸着空气,过着我想过生活,养着我爱的小猫,遇见一群有趣的人,遇见一些有趣的事情,便是最好的当下

对于我这种长期泡在互联网里的人,适时的从网里出来,一是透气,二是接地气,三是顺气。

本就是一个得过且过之人,那些权谋呀,算计呀,对于我来说过于高深,宫斗剧活不过一集的人,想那么多干什么。

每个人至少会有一个值得自己骄傲的点,自吹自擂一辈子的绝技。

不喜欢读书,可以运动;不喜欢固定上下班,可以选择自由职业;不喜欢陆地,可以选择蓝天和海洋。

如何什么都不行,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孩,也没什么问题,我们能做到善始善终这辈子就已是非常厉害了。

请,保持你的善良和你的善解人意,并接受和珍视现阶段的自己。

怀揣梦想,拥抱梦想,努力追求,哪怕只实现了50%,60%,70%......

你在你的人生轨迹上自由的呼吸,快乐的活着,就是最好的一切。

我们此刻所做的一切,都在为将来背书。

此刻,是的,就是此刻,持续而稳定地输出你的力量,还怕未来不精彩么?

写在最后:

又来到了告别环节,就以最近摘抄的一段话,作为最后的句点:

接受每个时期的自己。

认清自己,过好当下,才能享受这一生,除了生病以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而非真实存在。不必站在50岁的年纪,悔恨30岁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纪,悔恨17岁的爱情。

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

如果重来一次的话,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学会和自己和解吧,去接受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是不是觉得很棒。

感谢看到这里的各位朋友,谢谢你们。

世界很美好,请一定好好照顾自己。

祝好,各位。

Good Day

2023.3.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