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還是傷害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

“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可惜在教育這個課題上,很多家長都走上了後者的道路,尤其是關於感恩教育。

我們看過太多悲劇,都是始於父母毫無原則的溺愛。

毫無保留的付出,只會把一段關係推向深淵。

因爲親密關係中,一味得到,只會讓人覺得一切皆是理所當然。

便只知索取,不知感恩,而一旦不能如其意,就很容易做出極端行爲。

李玫瑾教授早就參透了這個殘酷真相:

“孩子3歲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但當他20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北大吳謝宇案,有一個至今讓我無法釋懷的細節。

二審時,審判長問他:“你媽媽的這張銀行卡,你是怎麼知道密碼的?”

吳謝宇回答得是那樣冷漠,那樣毫不在意:

“我媽的密碼她沒有告訴過我,但我試了我的生日,就是我的生日。”

父母的給予本是恩惠,投射到一段畸形關係中,就成了理所當然,甚至“那是你欠我的”。

而當你想要拉回時,往往爲時已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