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难,越要修这6种心

一、无论何种境遇,修一颗“感恩心”

祸福如同交织的绳索——坏事好事交替发生,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因此,好也罢,坏也罢,晴天也好,阴天也好,一概怀抱感谢之心。不仅幸运时,即使遭遇灾难,也要说声谢谢,表示感谢。

好歹现在自己还活着,上苍还让自己活得好好的,就冲这一点,也该感谢。

我常在内心告诫自己,只要实践这一条,就能提升自己的心志,走出开启幸运的第一步。

但是,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管是晴是雨,都不忘感谢,人要达到这种境界简直太难了。

碰到灾难,你说这也是修行,也该感谢,人家哪有这样的情绪。“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不仅不感谢,还要怨恨,恐怕这就是人性吧。

那么,好运惠顾,事情一帆风顺的时候,感谢之心就自然而生了吗?那也未必。

“好事!那是我该得的,理所当然。”——人往往这样想。“这点好处怎么够!”——还一心想得寸进尺。

人一起贪念就把感谢丢在脑后,也从此远离了幸运。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我们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自己的头脑。

即使感谢的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就是说, 随时都准备说一声“谢谢!”持有这种心态非常重要。

二、在逆境中中,修一颗“积极心”

艰难困苦正是机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为什么?

因为苦难能够教育人,促进人的成长。相反,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误。

比如,有不少获得巨大成功的经营者,他们为成功的美酒所陶醉,陷于傲慢,犯了错,以至于晚节不保,辛苦创建的企业走向衰败,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虽说盛衰荣枯乃世间常态,但是令人心酸的悲剧仍屡屡上演,不正常似乎成了正常。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最后将逆境转化为顺境。

在成功和幸运的时候,要不骄不躁,抱着真诚的感谢之心,仍继续坚持努力,使成功得以长期持续。

无论苦难或成功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一开头我就提到,我刚进公司开始研究工作的时候,痛苦的情绪时时袭击我:“为什么我总是连遭不幸呢?我的人生将会怎样呢?”

当时,没有指导我工作的上司,企业里也没有像样的研究设备,每天,就我一个人,一边摸索,一边持续研究开发。

那时候,寂寞、孤单、苦恼——各种消极的情绪不断袭来。夜晚,在宿舍后面小河的河堤边,我常常坐下来仰望天空。

星空满天的时候、月色清朗的时候、天色阴沉的时候、即将下雨天色暗黑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仰望天空,静静地思念故乡,思念父母兄弟,吟唱《故乡》等歌曲或者童谣。

看到我的这种状态,宿舍的同事们就议论说:“稻盛又在哭泣了。”

但其实,我是在用我自己的方式治愈我内心的痛苦和创伤,我在激励我自己。

待唱完歌曲时,我痛苦和孤独的感觉已经消失,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我满怀着对明天的希望和面对未来的勇气走回宿舍。那样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想也许是那些歌曲和童谣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

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胜利和挫折的考验中,每一天都拼命努力,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种子。

所以,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这才是实现幸福人生的秘诀。

三、在瓶颈中,修一颗“坚韧心”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之差,不过薄纸一张。

没有获得成功的人未必缺乏责任感,事实上其中不少人有诚意、有热情、工作努力,在这些方面他们与成功人士并没有什么区别。

尽管如此,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失败了,人们或许感叹世道不公。实际上,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层薄纸之差,但是它竟是一层不易突破的壁障。

这个“差”是什么? 是坚韧性和忍耐力。

失败人士在遭遇壁障的时候,一开始就认定壁障无法突破。

换句话,他们努力是努力了,但努力到一定程度,就停顿了。这种人碰到障碍,总会寻找适当的借口,停止努力。

要实现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必须持续坚忍不拔的努力,必须打破自己头脑里的既成概念。

如果持有这种顽固的固定观念,那么就不可能突破壁障,如果超越界限,就能达至成功。

壁障最终必能突破,这种自负和自信,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而这种坚韧性又会把我们引向更大的成功。

在京瓷的创业期,我为了开拓新客户,带着部下到处闯,去各家企业做上门销售。

然而,没有实绩、没有信誉、没有名气的小企业,去拜访客户,十有八九要吃闭门羹。尽管如此,我也决不放弃,不断低头恳求,想尽办法与对方见面。

虽然见了面,但对方往往会说:“我们只从派系内的公司采购零件,绝对不会从你们这种不知名的小企业采购。”

毫不留情地拒绝我们。反复遭遇这种情景,同行的年轻员工不免意气消沉,有时还因太过委屈而落泪。

这种时候,为了鼓励部下,也为了振奋自己,我会这样激励他们:

“一两次碰壁就打退堂鼓,那怎么行?不管看起来眼前矗立的壁障有多高,首先要想‘一定能跨越’。如果用手触摸一下,搞不好就会发现这个壁垒不是石头砌成的,而是纸糊的。如果是纸糊的,戳破它就行了;如果是石头做的,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不思考这些,说一声‘做不到’就袖起手来,那只能说是怠惰了。”

就是说, “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正因为情况困难,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开,一味向前,这时候,命运之门就会开启。

我这样鼓舞部下们,也将这个道理深深地刻入我自己心中。

四、从自然界的法则中修一颗“知足心”

在经营企业时,动机如果仅仅基于欲望或金钱,那么不管企业一时获得多大的成长,这种成长都无法持续。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是宇宙中的两大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宇宙的大原则在于成长发展。宇宙中充满能量,这些能量一刻不停地推动一切事物进化发展。

但实际上,宇宙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保持和谐的力量。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如果所有事物都只有成长发展,就会出现太过庞大的事物,使整体的平衡无法维持。

如果事物变得太过庞大,它们就会在保持和谐的这一力量的推动下走向崩溃。这也是宇宙中俨然存在的法则。

例如,地球上最初繁茂的蕨类植物,由于过于繁茂,结果衰退了。恐龙也是一样,它们曾一度遍布整个地球,却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而灭绝了。

纵观世界历史,那些盛极一时、不断扩张领土,变得太过庞大的国家和民族,此后或是衰退或是灭亡,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急剧膨胀、变得太过庞大的事物,在其成长达至顶峰时,保持和谐的宇宙潮流就一定会让它们走向崩溃和衰退。

然后,这种宇宙潮流会修正轨道,让那些事物回到应有的、规模适当的状态。

不管个人还是企业,凡是遵循成长发展的法则、拼命努力者,自然就能得到发展。所以,拼命努力工作,就能实现大的成长。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如果忘却谦虚,“欲”令智昏,盲目扩大,那么平衡就会被打破。太过庞大的事物,在宇宙保持和谐的法则下,就会自行崩溃。

不管个人还是企业,一时风生水起,发展惊人,以迅猛势头走上了成功之路,却以某个时间为界,转向衰落之路。

这种情况之所以经常出现,其实就是因为宇宙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

扩张和成长到了最后就会破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成长的同时,保持和谐就非常重要。

保持和谐,对企业而言,首先就要努力追求员工的幸福。

这一点基本实现以后,就要将贡献的对象扩展到客户和供应商,扩展到当地社会,最终竭尽努力,谋求社会整体的幸福。

为此,必不可缺的就是“亲切的关爱之心”,也就是利他的精神。

只要以利他精神为根基,不忘谦虚,不忘和谐,努力成长,那么,宇宙就一定会给予援助,成功和发展就能持续。

在保持和谐的同时成长,这种生存方式的好榜样,我们在自然界里就可以找到。

弱肉强食据说是自然界的法则,然而,哪怕是百兽之王狮子,在一次捕猎成功、填饱肚子之后,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即使猎物就在身旁,它们也不会发起袭击。

因为狮子本能地知道,如果贪得无厌,为了满足欲望而肆意捕杀,那么猎物减少就会危及自己的生存。

京都大学的灵长类研究学者伊谷纯一郎先生告诉过我这样的事情:一般认为黑猩猩是草食动物,但有时候它们也会袭击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

因为动物性蛋白质营养高,味道好,所以整个族群都会兴高采烈地一起享用。既然是这样高价值的食物,那么经常捕猎动物不是很好吗?

但黑猩猩不这么做。捕猎的频率虽然不确定,但仅仅是“偶尔”而已。

据说它们捕食只是为了补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营养,因此,它们不会过度捕食,不会贪得无厌。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感受到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世界所没有的“节制”。

为了生存,动物需要做出最低限度的努力,但是,让欲望过度增加,动物中绝对没有这样的行为。它们都具备“知足”的本能。

所以, 人类也应该从自然界中学习“知足”和“节制”。不仅如此,还要将“知足”这种生活方式付诸实践。

老子说: “知足者富”。这就是“知足”的人生态度。

还有一句格言:“当你想要的东西无法到手时,就珍惜你手中已有的东西吧”。

“满足是贤者之宝”,知足带来人心的安定,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去实践。

只有“知足者”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富足,因为“知足”这种精神构造正是感受富足的先决条件。

五、在忙碌的生活中,修一颗“反省心”

我每天早上在洗脸的时候,有时会从心底涌起强烈的反省之念。

例如,每当这时回想起自己前一天的不当言行时,我都会冲着镜子里的自己厉声叱责,“岂有此理!”“你真是个蠢货!”

最近以来,更是不仅限于早上洗脸的时候,在宴席结束后,回到家中或者酒店的房间准备上床就寝时,也时不时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对不起,希望上天能够原谅我”这样的“反省”之词。

我口中的“对不起”是在为自己所犯的不当错误表示坦诚道歉的同时,又是在向造物主发出祈求,希望自己的错误能够得到原谅。

每当我高声说出这些话时,或许会让听到的人吓一跳,但是 我在独处之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这些词语的事实却又有利于我进行自诫。

对于这个习惯,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时我自己的“良心”在呵斥内心中的那个利己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够基于理性,从利他角度作出判断的话,那么就自然会永远确保采取正确的行动。

只是实际中这一点却又万难办到,事实上我们更多的是根据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心来进行判断,并做出行动。

例如像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因此力图排除他人,独占食物这类的贪欲心。

这种利己之心是先天赋予的,为了实现自我维系的生物本能,因此想要完全消除这些念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就基于本能而任由利己心滋生蔓延,那么不管是自己的人生,还是经营企业时,都会为了满足欲望,而为非作歹。

“反省”正是为了试图净化我们充盈着利己之念的心。

我认为, 如果能够通过不断“反省”来警戒自身,尽可能地压制住利己念头,那么我们心中原本潜藏着的美好的“利他”之心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正如佛教所说的“众生皆佛”一样,人的本性纯净美好,充满了“爱、真诚、和谐”,是正如“真、善、美”以及“良心”等辞藻所表现的崇高之物。

通过“反省”,我们一定能够让我们心中原本美丽的心性得到绽放和升华。

但是 “反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持之以恒。

这是因为人性顽劣,如果不反复进行“反省”的话,就绝对不可能得到改变。

我本人也是通过每一天都要进行的“反省”才使得自己最初认为很难做到的事情,最终得以成为习以为常的习性。

这样一种习性与禅寺的修行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通过反复“反省”,持之以恒地努力纯粹自心,必然能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迈上更高的层次。

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众生都并非完美,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然而每当犯了错误,做了不当之事时,我们都应该认真进行“反省”,并尽一切努力不再重犯。

凭借这样一种日日反省,我们必然能够让自身的本性不断得到提升。

我坚信, 通过这种“日日反省”塑造而成的“人格”才是最坚强牢固的、最崇高的,才是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的根本原因。

六、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同时,修一颗“利他心”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积善之家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有好报。

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的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一直强调,世间存在因果报应的法则。

我曾向大家介绍安冈正笃先生著的《命运和立命》,这本书对年轻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因果报应的法则,如果你多做好事、善事,那么家人、家族有好报不必说,这种好报还会贯穿你的一生。

利他的行为,就是以亲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这非常重要。

因为,这种行为一定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幸运。我相信这个法则,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努力实践这个法则。

多做好事,就能使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使自己的工作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我的信念。

一味地积善,就是说,为他人、为社会竭尽全力,这是使人生,也是使经营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的唯一方法。

既有幸运的光临,也有逆境的考验,这就是人生。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所以,我希望,不管现在身处何种艰苦的境遇,大家都要不骄不馁,一心一意,努力前进。这么想来,可以说,人生其实是非常单纯的东西。

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在每天的生活中,尽可能地不断努力。只要这么做,命运就一定会好转,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会到来。


作者:稻盛和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