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95 的輝煌誕生歷史

1992 年 2 月,Windows 3.1 的研發即將結束,而 Windows 團隊正忙得不亦樂乎地計劃他們的下一盤大棋。到了 3 月 5 日,他們終於悠哉悠哉地敲定了戰略大計:橫掃桌面、筆記本、移動設備以及時髦的觸控筆設備。至於那些高大上的服務器和工作站?呵呵,那自然是留給了 NT 團隊。此外,他們必須還要重點解決三個“小”問題:用戶界面、硬件支持,以及網絡功能。

由 DALL·E 3 配圖

Windows 95 背後的戰略考量

90 年代的微軟真是個忙碌的“工作狂”,不停地折騰新項目。僅在那個無所不包的系統部門裏就陸續發佈了很多產品,Windows 3.1(原名 Janus)於 4 月 6 日發佈,MS-DOS 6.0(原名 Astro)於 1993 年 3 月發佈,而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原名 Winball)於 1992 年 10 月發佈。至於 Jaguar,雖然也搗鼓了一陣,但可惜最後並沒有獨立發佈(稍後將詳細介紹)。

原文鏈接:https://icloudnative.io/posts/the-history-of-windows-95/

接下來,微軟又搞出了一堆帥氣的項目名:Cougar、Panther、Rover、NT 和 Cairo。

  • Cougar 是爲了搞出一個全新的 32 位 Windows 內核,也就是 Windows 3.x 的 386 模式內核的進化版本。
  • Panther 的任務是將 win32 API 引入這個新內核。
  • Rover 則是爲 Cougar/Panther 設計的移動版本。
  • NT 代表了微軟走向專業工作站和服務器領域的初步嘗試,它於 1993 年 7 月亮相。
  • Cairo 是 NT 的升級版,它引入了 Cougar/Panther 的許多創新(反之亦然)。

這倆搭檔,Cougar 和 Panther,合在一起就成了大名鼎鼎的 Chicago。爲了使 Windows 更爲穩定和高效,Chicago 的 Cougar 部分非常關鍵。除了全新的 32 位保護模式,它還能動態地加載或卸載設備驅動。還有,它能讓所有 MS-DOS 程序在 Windows 下愉快玩耍,解決了 Windows 2 和 3 的“老毛病”。像是 Command and Conquer 遊戲裏那些大到令人頭疼的地圖,之前的版本可能會導致 Windows 崩潰,但這一版的 Windows 可以順利恢復。

這些動作對於 Chicago 和整個微軟公司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要知道,在 1992 年的時候,MS-DOS 纔是微軟的搖錢樹呢。說到這,你們可知道 Brad Silverberg?雖然他那時候剛剛加入微軟,但這小哥的背景可不簡單:他在 Apple 搞過 Lisa 項目,在 Borland 也混過。到了 1992 年初,他已經是 Chicago 項目的項目負責人,而且還是微軟個個人系統部門的高級副總裁!在微軟的一份內部文件中,Silverberg 寫到:

我想明確一點,ms-dos 是我們公司的核心產品,爲微軟貢獻了大部分的利潤(也即股票價格)。而現在,它正面臨來自 DR-DOS 和 IBM 的激烈競爭(我更願意說它正在“被攻擊”)。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保護這個業務。短期內,這意味着我們需要繼續實施積極的營銷策略。同時,我們需要每年都推出新版本,讓那些競爭對手一直追在我們屁股後面,而不是我們被動地追趕。因此,我們今年計劃推出 MS-DOS 的新版本,這將包含很多新功能,與此同時,我們正全力開發 cougar。

之前提到的這個新版本就是 MS-DOS 6。Silverberg 所提及的新功能包括磁盤整理、磁盤壓縮、防病毒功能、全新的備份系統以及文件傳輸工具。MS-DOS 6 在 1993 年 3 月發佈,並持續更新至 1994 年 6 月。

我這麼說是想呈現出那時的微軟和整個計算機行業的情境。那時,IBM 兼容的計算機數量幾乎是其他所有計算機數量的 80 倍,達到了近 8000 萬臺。上面幾乎都運行着 MS-DOS 或與之相似的 DOS 系統,而 OS/2 和 Linux 這樣的系統都是稀有物種。大多數軟件都在 16 位的實模式下運行。大部分的硬件配置都靠一些小開關,設置得非常精確。而要加載驅動,你得懂得 autoexec 和 load-high 這些技術工具。Windows 3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Windows 3.1 更是如日中天。儘管取得了這樣的成功,而且由於這些成功導致了微軟未來計劃的變動,MS-DOS 仍然在 PC 操作系統市場上有着巨大的領先優勢。雖然 Windows 3x 解決了一些問題,但舊系統仍然是主流。因此,儘管 Microsoft 已經有了更先進的 NT 系統,但他們絕對不能忽視 MS-DOS 的重要性。再加上大部分家用計算機其實並不適合運行 NT。因此,Chicago 必須在中端硬件上爲 win16、win32 和 MS-DOS 應用提供最佳體驗,並且其改進必須明顯超過 Windows 3。如果微軟做不到,他們可能會輸給 Digital Research 或 IBM。

由 DALL·E 3 配圖

最終,爲了保持向後兼容性,Chicago 系統中仍保留了一些 16 位的代碼。沒有這些代碼的話,其向後兼容性就不會這麼好了。回首往事,鑑於 IBM 的 OS/2 能夠運行 DOS 和 Windows 軟件,微軟的這個決策可謂英明之至。

Chicago 的系統架構

Chicago 的架構與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增強的 386 版本)相似,但更加先進和完善。其中包括許多在 32 位保護模式下運行的虛擬設備驅動(VxDs),同時也有運行在虛擬真實模式下的虛擬 DOS 機(VDMs)。這些虛擬驅動既用於實際的物理硬件,也模擬爲虛擬機提供設備,同時也服務於其他軟件。而其中三大核心組件 VxDs,即:虛擬機管理器(VMM32.VXD)、配置管理器(CONFIGMG)以及可安裝文件系統管理器(IFM),基本上是 Chicago 的心臟部分。VMM32 主要負責內存管理、處理各種事件、中斷處理、加載和初始化設備驅動、創建虛擬機以及任務調度等。CONFIGMG 則是負責即插即用功能,而 IFM 主要協調文件系統的訪問,提供磁盤緩衝,並實現了一個 32 位的保護模式 I/O 訪問系統,從而無需經過 MS-DOS,這一功能首次出現在 386 Windows 3 的版本中。

對於 Chicago,Win32 API 分爲三個獨立的模塊,每個模塊都包含兩個組件(一個是 16 位的,另一個是 32 位的)。內存、進程和文件系統的管理都是由它的內核部分 (KRNL386.EXE, KERNEL32.DLL, VWIN32.VXD) 負責的。用戶界面及其各種功能由 "User" 部分 (USER.EXE, USER32.DLL) 負責。對於那些與設備無關的圖形繪製,它由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也稱爲 GDI)(GDI.EXE, GDI32.DLL) 處理,這個功能我們在 Windows 1 版本中就見過了。

與 Microsoft Windows 的其他版本大相徑庭(除了 NT 3,因爲它早在 Chicago 之前就已經首次亮相了),當啓動 Windows 的時候,MS-DOS 不再常駐內存。所有依賴於 DOS 系統調用的 16 位應用都會被重定向到一個 32 位的 Chicago 例程中。而且,運行在 Chicago 中的 DOS 應用程序,不再需要 MS-DOS 的驅動。那些新一點、爲 MS-DOS 兼容環境寫的 32 位保護模式應用,會在 Chicago 中模擬運行這種保護模式。在早期的 Windows 版本中,你可以看到兩個操作系統似乎是在同一臺電腦上並行運行。但到了 Chicago,它就像一個擁有三種特性的操作系統:通過 VDMs 來實現的 DOS、win16 和 win32。的確,MS-DOS 在 Chicago 中推出了新版本,但微軟並沒打算單獨銷售。最初是有這樣的打算,但在某個過程中,這個想法被放棄了。MS-DOS 7 只是作爲 Chicago 的一部分,基本上就是個啓動器。而 MS-DOS 7.1 隨後與 Chicago 的更新一同推出。要是其他公司,我猜這事兒根本不可能。大家都知道,MS-DOS 曾經是微軟的搖錢機器,但微軟就這麼狠心地把這塊金礦扔了,把所有籌碼都壓在了 Chicago 這匹黑馬上

硬核軟件:個人電腦革命的興衰 中,Steven Sinofsky 這樣描述:

微軟針對消費者的核心 Windows 項目叫做 Chicago(最終成爲 Windows 95)。Chicago 結合了 Windows 3.1 所享有的廣泛兼容性和強大的生態系統支持,同時還加入了全新的 Win32 API。更爲關鍵的是,它成功彌補了 Windows 與 Macintosh 在易用性方面的差距。Chicago 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既能吊打 Macintosh,又能把 Windows 的那一大堆優點都囊括進去的 PC。

Chicago 的設計目標

裝了 Chicago 系統的 PC 是怎樣打敗 Macintosh 的?

Microsoft Chicago 開啓動畫

1993 年的 Chicago 系統桌面

1993 年 Chicago 系統桌面上展示的文件管理器

到 1992 年底,Windows 3x 的銷量已破 5000 萬,好得讓微軟幾乎快要拍桌子慶祝了。此時微軟對熟練用戶使用 Windows 的疑難雜症已經瞭如指掌,但對於新手,他們瞭解得並不多。剛開始,他們設定的發佈日期可謂是勇氣十足(計劃 18 個月,但沒達標),這讓負責設計新界面的團隊感到壓力山大,畢竟他們要打造的是超越 Macintosh 的 PC 系統。這幫人由大約 24 人組成,其中一半是設計師,一半是程序員。他們清楚,按部就班的傳統開發方式會拖慢進度,所以選擇了迭代開發。他們會提出一個想法,實施它,對其進行用戶測試,接收反饋,然後再重複這個過程。團隊成員 Kent Sullivan 分享了他們的目標:一是讓計算機小白更輕鬆上手 Windows,二是讓經常使用 Windows 3.1 的用戶體驗更流暢。首批的用戶體驗研究在 Microsoft 實驗室完成,幾位初、中級用戶來試玩新系統,並給出了各種反饋。例如,他們會回答:“你覺得如何?”或者“十分鐘後,你知道怎麼操作 X 功能嗎?” 最終,他們反覆調整,終於才完美呈現開始菜單、任務欄和文件對話框。而打印和幫助功能也被翻來覆去地修改了好幾遍。開發後期,微軟推出了公測版,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反饋。這個 Chicago 公測版售價 49.95\((約等於 2023 年的 103\)),內容壓縮在 37 張軟盤裏。因此,Chicago 成爲了微軟有史以來最受用戶熱議的產品。

1994 年底,微軟終於給 Chicago 版本確定了發佈名稱:Windows 95。當這個版本趨於完善時,它的整體設計和用戶體驗也已基本確立。

Windows 95 開機動畫

Windows 95 開始菜單

Windows 95 文件管理器

微軟爲了推廣這個系統,展開了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宣傳活動。他們花了 3 百萬美元(相當於 2023 年的 620 萬美元)來購買 Rolling Stones 的歌曲“Start Me Up”的版權,用這首歌爲背景音樂做了一個與開始菜單相關的廣告。而且,他們還邀請了 Jennifer Aniston 和 Mathew Perry 來主演 一個網絡喜劇,並用 Windows 的標誌色彩照亮了整個紐約帝國大廈,更是在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上掛起了長達 330 英尺的巨大橫幅。此外,在各大雜誌和電視節目中,他們的廣告也是鋪天蓋地。

帝國大廈閃耀着 Windows 95 的主題燈光

Windows 95 對整個計算機行業的影響

1995 年 8 月 24 日這一天,微軟推出了 Windows 95,當時的售價爲 210$ (按照 2023 年的物價,大約爲 433$)。《紐約時報》對此次發佈盛況如此評價:“這是計算機產業歷史上最引人注目、最瘋狂、最昂貴的一次產品發佈。” 早在此之前,Windows 3 就已經讓西方社會步入了科技時代(幾乎每家大型新聞機構都配備了科技報道記者,同時科技領域也湧現出大量的專業媒體),並在 Windows 95 發佈前就已成功售出 1 億份。而 Windows 95 則進一步加強了這個趨勢。

全球各地,人們爭相排隊,等待零點 Windows 95 的發佈。僅僅四天,Windows 95 就賣出了 100 萬份。令人震驚的是,第一年的 Windows 95 銷量就達到了 4,000 萬份。

發佈當天,有張照片捕捉到一名男士手持兩份 Windows 95 軟件,照片出自 Torsten Blackwood

新加坡的 Windows 95 零點發布,圖片來源:Reuters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 Windows 95,銷售數據更是破天荒,那麼它到底有多火呢?Microsoft Windows 95 開啓了計算的新紀元,其方式可謂相當革命性。它支持“即插即用”,且銷量史無前例,直接導致老古董 ISA 逐漸被邊緣化,成爲了歷史。而原來複雜的跳線和 dip 開關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圖形界面簡單安裝驅動的 PCI 成爲了新標準。那些老舊的應用程序很快就不復存在,而 32 位的 win32 應用程序成爲了大家的首選。隨着加入了 Internet Explorer 更新(或是通過 Plus! 擴展包)的 Windows 95 版本的推出,微軟把互聯網帶給了每一個人。同時,運行 Windows 95 的個人電腦確立了這個操作系統的統治地位,統一了整個家庭計算領域,讓 Amiga、Atari ST、BeBoxes 乃至 Macintosh 這些品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好在微軟看在老朋友的份上,幫了 Apple 一把,Apple 才倖存了下來。即使是那些所謂的高端工作站品牌,都沒能擋住 Windows 95 的洪荒之力。Windows 95 的 32 位計算推動使得工作站和普通家用電腦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隨後,像 SGI、Sun 和 DEC 這些大牌也逐漸被性能相對普通的 Windows 電腦超越。而操作系統的另一個有趣的轉變是,原本的 PC 遊戲現在都變成了 Windows 遊戲,不過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