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這座圍城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外面的人想進去,裏面的人想出去。對於互聯網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IT技術崗位,這句話依然適用。

固然在行業風口正值巔峯時,號稱互聯網IT崗位是唯一在薪資報酬上媲美金融行業的崗位,但“35歲失業危機”的陰影籠罩下,這羣曾經的收入巔峯人羣,也要接受後繼乏力的巨大現實落差。

 

滿打滿算,國內互聯網行業真正的壽命,至今才20來年,薪資和普通行業真正拉開差距的時間段,更是隻有10年左右。

有賴於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互聯網IT崗位的薪資迎來了真正的爆發期,從一萬出頭的薪資,在幾年的時間內快速達到了三四萬,甚至在某些風口崗位和大廠,年薪百萬的技術崗位比比皆是。

但很快,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在18年基本就到頭了,就業招聘市場在慣性趨勢下,最後的巔峯應該是21年8月,接着就是一輪又一輪的裁員,降薪。

失去了往日的高收入和體面的光環後,留給這羣從業人員的,就是巨大的現實落差,以及除了技術之外別無它長的尷尬局面。

人都是看預期的,甚至大部分人都是短視的。在行業風口上,大家蜂湧進入互聯網行業,一線城市落戶買房,將幾十上百萬的年薪看作個人的能力體現,卻忽略了相比於其他行業的人,自己或許只是趕上了行業的紅利。

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註好了價格,憑運氣獲得的東西,如果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那也很難守得住。

互聯網紅利消失殆盡,一茬又一茬高學歷的年輕大學生步入職場,能加班薪資低還聽話,自然要淘汰這些35歲效率低有想法的老傢伙。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上了年紀的人不早點退位,如何給每年一千萬的大學生提供崗位和機會?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社會和企業老闆最終要的是結果,相比於什麼高性能高可用,人效、成本、收益纔是最重要的。

 

知乎上有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年薪90萬的阿里p7和副處級幹部選哪個?

不知道是該嘲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太過天真,還是自嘲互聯網技術崗位的人太過理想化。

最初互聯網的口號是改變世界,後來的結果證明了,互聯網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但是改變世界的這些從業人員,最後的大多數寂然於人羣之中。

以MOBA遊戲爲例,互聯網技術崗位的人,都是前期強勢英雄,靠着機制和行業風口可以快速積攢資源,於人前顯聖。但拖到大後期,以醫師公和體制內爲代表的大後期人羣,纔會展露自己在人脈資源各方面的優勢。

這種優勢無法以直接的金錢衡量,但在遵循現實法則的生活面前,互聯網圍城裏的這些人,在被社會毒打之後纔會明白。

除了技術一無長處,轉崗轉行面臨的行業壁壘,以及學歷和年紀所帶來的就業鴻溝。

開個很現實的玩笑,開網約車,是互聯網圍城裏的人,最後的掙扎和體面。

 

當然,互聯網圍城裏的人,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比如接受了更高效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做事方式,比如很有邏輯和條理。簡單理解就是更能快速學習和接受新的東西,適應性更強,更具備冒險精神。

但是,社會真正的主體,往往是沒那麼講邏輯的,而社會整體的變遷,更是以年代爲紀。在更希望穩定的社會集體意志面前,用更悲哀的一種說法,互聯網圍城裏的人,充當了敢死隊和炮灰的角色。

圍城裏的人,確實不乏成功轉型和具備多種能力的人,但圍城的人羣底色,依然是低技術低學歷低收入的外包人員。

大部分人都是時代的炮灰,大部分人都是短擇的。

時代的風口是一茬接一茬的,但從來不是普通人可以選擇的。

風口,只會通過很多條件篩選出幸運兒,鑄造一座座新的圍城。

而舊時代的圍城,最終的結果,就是慢慢變成社會的底座,靜默無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