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聊聊認知】你的問題是什麼

  •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mfrank/p/15967978.html

 

前言

去年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聊聊認知】你的答案是什麼》 ,在文中聊了一些關於「如何探索這個世界的答案」這個主題的一些看法。一轉眼,一年時間便已匆匆流逝,回過頭看看之前寫的內容,心生感慨,雖然整體要表達的思想還算完整,但邏輯性不夠連貫,排版也很糟糕,今天的這篇文章算是對前文的補充和完善,希望能對你有所啓發。

前一篇文章中,我們聚焦的是答案,也探討了探尋答案應該秉持的態度和方法。但在探索之前,我們得先弄清楚,我們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

這裏所說的“近思“即是關注眼前和當下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事,而不過多思考那些還未學習或尚未經歷過的事。

問題的出現正是當下與自身最密切相關的事。

問題的產生往往與認識路線、認識方法密不可分,與思想視角、思維方式的轉換密不可分。囿於原有思維方式的束縛,人們往往自設思想禁區,習慣於按既有原則、理論來思考和評價,遮蔽了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矛盾,認識和實踐的矛盾,在這裏,一切都沒有問題,甚至謬論被當做真理,錯誤被當做成就。而一旦人們把思想從牢籠中解放出來,理性恢復權威,真理驅除盲從,人們就會發現一切原則都要重新評估,一切思想都要在實踐的法庭上受到審判,在內心和外界都展現了廣闊的“問題”天地。——《問題的哲學》

問題的產生跟自身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緊密相關的,世界觀既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依靠,也是禁錮思想的牢籠,讓我們的思維只能在其內部運轉,而問題往往就出現在我們思維的邊界,擺正態度,正確面對並解決它,就能拓展自己的世界。

對於那些重要的人生問題,如果能挖掘出背後的深層原因,找出思維籃筐中那些腐爛的蘋果,就能讓我們的世界觀變得更加完善和穩固。

在這篇文章裏,會着重說明如何清晰地認清一個問題的全貌,如何找出那個真正的問題。至於如何解決問題,本文不會過多說明,後續會有文章來進行解釋。

以下是本文大綱:

一、什麼是問題

當我們說自己遇到了一個問題的時候,通常是某個特定的場景下,在想要達到某個目標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導致現實情況與預期不符。

所以一個問題至少包含這麼幾個基本信息:

現狀:現實情況是怎樣的
預期:原本想要達成的效果是什麼
預期與現狀的差異:這是問題的核心
下面,我們對這三個要點分別進行討論:

現狀

問題的現狀說的便是這個問題的現實情況,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WHO——這個問題跟誰有關,是誰導致的,誰提出的
WHEN——這個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WHERE——這個問題在什麼環境/背景下發生的
WHY——這爲什麼是個問題
WHAT——它的表現形式是怎樣的,關於這個問題你都知道些什麼
HOW——你嘗試過怎樣解決
這裏用了5W1H模型來分析,可以很全面地把控一個問題的上下文。

弄清楚問題的上下文很重要,能讓自己對問題有一個更全面客觀的把控,也是深入分析一個問題的基礎。

比如,拿減脂這件事來說,在減脂過程中很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在一段時間後會遇到瓶頸期,關於這個問題,它的上下文便是:

WHO——我
WHEN——最近一週
WHERE——健身房
WHAT——每天有氧半小時,體重卻不再下降,體脂也不再變化
WHY——想減脂,體重和體脂卻不像之前那樣下降,讓我很苦惱
HOW——增加有氧時間到1小時,但沒有太大效果

預期

預期指的是對於這個問題,你覺得順利的情況下應該是怎樣的?你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有的問題就像白日裏的街道上的噪音,你能清楚地感覺到它,但卻無可奈何。而有的問題就像黑夜裏的殺手,你察覺不到它,但卻會冷不丁給你來上一刀,而你卻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受傷的。但不管怎樣,如果你感覺不到問題,那問題對你來說就不存在,雖然它不是真的不存在。如果你對於問題沒有預期,那這個問題也就與你無關。

但一旦你察覺到有問題,那問題就一定存在。

舉個簡單的例子,新功能上線不久後,線上出現大量報警,於是問題就出現了,因爲預期是上線後各項指標仍舊平穩。減脂一段時間後,發現體重體脂不再變化,於是問題就出現了,因爲預期是體重體脂能夠繼續往下降。

現狀與預期的差距

這是問題的核心,問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爲現狀與預期之間存在差距。如果現狀與預期一樣,那就不存在問題了。

舉例來說,產品的日活用戶增速放緩,這個問題存在的原因自然是預期的高增長與現實的增速放緩之間存在差距,對自己身材的焦慮的原因是預期的好身材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

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雖然知道現狀與預期存在差距,但卻不知道或無法衡量差距的大小,只能用一些模糊的概念來表達。比如產品的用戶體驗不好,究竟是有多不好呢,是十分難用還是勉強能用,這個程度要如何評估?如果要打分的話,體驗能打多少分?要從哪些角度來評估?指標如何設計?

如果我們沒有一套完善的方法論來評估,就很難得出具體的結論,也就很難評估現實與預期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如果錯誤的評估了現狀與預期的差距,就可能會導致對問題的嚴重程度有錯誤的認識,對其緊急程度和重要性也會有錯誤的定位。

二、問題的兩個層面

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其實都可以拆分爲兩個層面:疑問(question)和難題(problem)。

“天空爲什麼是藍色”,“鳥爲什麼會飛”,“蘋果爲什麼會掉下來”,這些就是典型的疑問。

每個疑問都有一個正確答案(或者說標準答案),而尋找這個正確答案的過程就是解答。

“怎樣提高會議溝通效率”,“怎樣才能減肥”,“怎樣才能早睡”,這些就是典型的難題。

一個難題可以對應多個可選的解決方案,解決難題就是不斷探索更好的解決方案的過程。

疑問和難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面,如果我們把疑問當成難題,就容易丟失前進的方向,如果我們把難題當成疑問,就會在找到一個解決方案後把它當成唯一的解,而忽視了其它的可能性。

如果把問題比作一個迷宮,疑問的迷宮只有一條正確的路,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碰壁,就是爲了找到那條正確的路。而難題的迷宮則有很多條正確的路,有的很簡單,有的則很長,每個出口都導向不同的結果。

當你經歷萬難來到一個出口時,你還會去想其它的出口嗎?你還記得來時的路嗎?

弄清楚目的地,才能更好地出發。

在寫上一篇文章的時候,顯然還沒有能很好地區分兩者,纔會說“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個答案”,現在看來,應該是“每個疑問背後都有一個答案”。

三、問題六問——認清問題

問題產生的思維過程是:我們先觀察到一個現象,然後發現它跟自己的預期之間存在差距,接着我們便產生了問題。

但通常來說,表象問題和本質問題之間往往存在巨大的鴻溝,爲了逐步找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所在,我們需要對問題的現狀有一個更全面地掌握。

關於現狀,可以分爲六個部分,這六個部分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WHO —— 這是誰的問題

這個問題跟誰相關?是誰導致的?爲了誰而產生?你也許會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會覺得“一個問題是誰導致的不是很簡單嗎”,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在發現問題的時候,經常會發生一些邏輯錯誤。

比如有的人會說,“我真不該看足球比賽,每次我一看就輸分,不看就能贏分”,這是比較常見用來自嘲表達無奈的話,這顯然存在邏輯謬誤,足球比賽丟分跟你看不看比賽顯然不太可能有什麼關聯,而取決於足球比賽球員的能力和教練的排兵佈陣策略。

再舉一些常見的例子,“下次不打車了,每次打車就會下雨”,“你真不該來,你來了我就沒有過好運氣”,這些問題顯然在定義“WHO”這個環節上是不對的,存在邏輯錯誤。

有些人總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問題。比如明明是自己不小心絆倒,卻覺得問題在於別人沒有把路鋪平,自己犯了錯,卻總想要別人背鍋。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爲缺乏責任感,不想對問題負責。

而有一些人卻剛好相反,事事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問題。上司對自己提出明顯過於苛刻的要求,卻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夠好,上司只是爲了自己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覺得是因爲自己不夠好,所以需要接受磨難。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爲低自信和低自尊。

如果真的想要解決問題,那便先要正確找出問題關聯的WHO。

比如“交通路口經常堵車”這個問題中關鍵的WHO不是明知道路口很堵還在往路口衝的司機,而是政府部門不合理的道路設計,在流量較高的路口沒有設置紅綠燈,或者路面設計的太窄。“產品DAU增速放緩”這個問題關鍵的WHO不是用戶,而是產品、研發或運營,比如產品設計方向偏離了用戶真實需求,或者研發效率降低導致產品功能迭代速度變慢,讓產品失去競爭力,或者增長運營策略有失偏頗。

WHEN —— 什麼時候發生的

這個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真的是在那時候才發生嗎?關於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但有時卻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在東野圭吾的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中,男主石神爲了幫助女主靖子逃脫嫌疑,僞造了時間線,讓警方在他設下的局中無功而返。時間在破案過程中一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雖然我們的生活也許不像案情那樣撲朔迷離,但世界卻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你以爲你以爲的只是你以爲的。

我們遇到的問題,也許早就發生了。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公司APP發生過一次線上事故,QA上報了一個案例,說有的用戶無法使用谷歌支付,本以爲是一個偶現的超時問題,畢竟這十分常見,後來仔細排查日誌才發現,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幾個月之久,而且幾乎是必現的問題,只是因爲使用很少,也沒有用戶反饋,加上QA迴歸測試環節不完善,才讓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發現。雖然最終沒有帶來太大的損失,但足以引起重視。

在排查問題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藉助於各種各樣的日誌。在生活中,其實也應如此。

多觀察,多感受,多思考,多記錄。

記錄下自己關注的此人此景此物此事,能很好的找出問題真正產生的時間,也能提高對問題的敏感程度,而不是等問題真正爆發了才察覺。

WHERE —— 在什麼環境/背景下發生的

這個問題是在什麼環境/背景下發生的?要想真正理解一個問題,就必須要弄清楚它的上下文是什麼。這個問題出現之前發生了什麼?是在什麼地點、環境、社會背景下發生的?這裏說的環境,既包括生活環境,也包括社會環境。

比如小李失業了,他想要一份工作,這是一個難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問題發生的背景。他是被炒了?還是主動辭職了?被炒的原因是自身問題還是公司問題?拿互聯網公司來說,最近兩年由於政策原因導致行業劇變,去年的教育行業發生巨震,讓一大批人下崗,最近國家又頻頻對外賣行業出手,一大批人又面臨裁員風波。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理解了問題發生的背景,就能更好的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WHAT —— 事實真的如此嗎/你還知道些什麼

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問題都與人有關,而人是感性與理想相結合的動物,遇到問題時,無法完全拋棄感性的層面來思考。而一旦帶入情緒,我們對待問題便容易有先入爲主的態度,於是在回顧事實時便容易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和評估,而我們的大腦是很不可靠的,回憶只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深刻的被刻上偏見的烙印。

所以要想能相對客觀的對待問題,我們就要先有記錄的習慣,記錄自己關注的事、關注的人、所處的環境、自己的感受、情緒和思考。

就像是爲自己生活拍下快照,日後回憶起來纔不會失真。

我們確實無法完全不帶感情色彩去公正的評判一個問題,除非這個問題與你無關。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公正,相反,我們要關注和審視自身的感受,這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不必刻意壓抑或者否定。如果不正視自己的感受,一味委曲求全,只會讓別人也忽視你的感受。記錄下你所經歷的事的同時,也要記錄下自己的情緒,多思考爲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情緒。

比如你的Mentor在公開場合大聲的開你的玩笑,同事們都笑的很開心,但其實卻是在揭你的短,讓你覺得很受傷。這個時候你如果選擇忍氣吞聲,否定自己的情緒,覺得是自己想太多太矯情,甚至陪他們一塊笑,那麼這種事只會反覆發生。

關於這個問題你還知道些什麼

這個問題之前出現過嗎?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出現的?後來是怎樣解決的?這次還能用同樣的方法解決嗎?

如果一個問題曾經出現過,再次遇到應該很快得以解決,否則說明你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關於這個問題你還能想到其它相關聯的事件嗎?它們可能存在什麼樣的關聯?是否遺漏了什麼重要的細節?

問題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一個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那麼就把你所知的關於這個問題的全部細節都寫下來,把可能跟它有關聯的事件也放在一塊進行思考。也許就能獲得不一樣的視角,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WHY——這爲什麼是個問題

這爲什麼會是個問題?這真的是個問題嗎?這聽起來很奇怪,但其實很重要。

很多人的焦慮就來源於對問題的錯誤定義。

你爲什麼覺得自己工作效率低?也許是因爲你經常一天下來發現自己好像什麼都沒做就結束了,也許是同事或上司對你的不滿讓你產生了這種感覺。

但爲什麼呢?你真的什麼都沒做嗎?也許你只是太忙,忘了自己做了什麼,那麼你只需要簡單做一些工作規劃和記錄就能解決問題。也許同事和上司是在PUA你,讓你覺得自己不行。

你爲什麼會覺得自己生活很糟糕呢?你對於好生活的定義是怎樣的?是什麼事讓你有了這種感覺?

你爲什麼會覺得自己身材不夠好?你對於好身材的定義是什麼?爲什麼一定要擁有一個好身材?

你爲什麼想要早睡?你現在真的睡的很晚嗎?你是想要早點睡覺還是想要提高睡眠質量?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HOW——你是怎麼做的

對於這個問題,你都做過怎樣的嘗試?結果如何?

也許你已經嘗試過想要解決問題,那你用過什麼樣的方法?爲什麼會選擇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去進行?結果又是怎樣的?

這些信息也是問題裏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記錄,多思考,才能不在同一個坑裏連續摔倒。

在一塊石頭上摔倒十次,不會得到成長,只會讓傷口更難癒合。

而面對問題時,很多人甚至沒有嘗試過去解決問題,除了在腦海中任憑情緒引領思緒胡思亂想外,只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小結

這裏說的六問只是提供一個思考的框架,當出現一個問題時,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思考和採集這個問題的信息。特定的問題領域,有特定的背景,也許只需要抓住其中的一兩個方面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但如果問題多次嘗試後,問題仍舊沒有解決,不妨回過頭來再思考一下,自己對於這個問題是否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四、預期

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問題的出現,是源於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但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對自己的預期並沒有清晰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很多人說想要減肥,卻沒有清晰的體重或者體脂目標,對想要的好身材沒有清晰的界定,是體脂15%還是腹肌八塊?

界定的預期不同,目標不同,努力的方向也會截然不同。如果只是想要把體重減下來,那便要着重有氧,如果想要的是讓身體變得更結實,更有力量,那便需要多做無氧來增肌。

如果沒有清晰的目標,便無法知道是否達成了目標,完成目標的動力和成就感也會降低許多。

另一方面,還需要思考的一點是,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達成你設定的目標之後,問題就解決了嗎?有了八塊腹肌,你的焦慮就會消失嗎?把體重減下來,就能找到女朋友嗎?

問題紛繁複雜,我們總是習慣找一條看似正確又相對簡單的路,然後試圖用努力來感動自己。

但問題不會被你感動,它只會藏在黑夜中嘲笑你。

你的預期從何而來

問題是主體對客觀現象的一種判斷。人作爲主體,必然依據一定的目的以及一定的利益訴求對待和處理與客體世界的關係,也就是說,價值關係深刻影響着人們對客體世界的認識和把握。——《問題的哲學》

預期是建立在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之上,對於對錯好壞、孰輕孰重的判斷都是基於此。可以說,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決定着我們的每一個判斷與決策。

如同前一篇文章裏所說,我們賴以生存的觀點其實並不那樣可靠。不妨審視一下自己的預期,想想自己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預期?做出這樣的判斷的依據又是什麼?這真的合理嗎?

比如預期是產品30日留存達到30%,爲什麼只關注30日留存?次留和7日留存呢?這個數字30是從何而來?是參考同行的數據嗎?這個目標對當前產品當下時期真的也適用嗎?

比如預期是一週內體脂率下降到15%,爲什麼會選體脂率這個指標?這個數字又是從何而來?你知道體脂率15%是個什麼概念嗎?這個目標對你來說能夠實現嗎?你知道體脂率跟什麼有關嗎?你知道要降低體脂率有哪些方法嗎?是否你只是想要有個目標?

比如基金一直下跌讓你覺得很痛苦,你的預期是基金能穩步上升,像它過去那樣年化收益30%甚至更高,但爲什麼你會這樣覺得呢?基金過去表現好就意味着未來表現也應該好嗎?基金一定會漲起來?基金爲什麼會漲?又爲什麼會跌?基金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多次追問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真正的問題可能知之甚少。

五、差距

現實與預期之間的差距便是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出現時,我們都知道差距的存在。

但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你要如何來衡量?

在前面舉過的例子裏,減脂問題中體脂率和體重便是一個很清晰客觀的評價標準,稱量好現在的體重與體脂率,然後設定好目標的體重與體脂率,差距有多大就一目瞭然了。產品留存率也是如此,用清晰準確的量化指標來進行衡量時,才知道差距究竟有多大。

這爲什麼重要?

因爲我們生活中的事情和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的,而我們的精力有限,一個問題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這個問題本身對我們的重要程度,也取決於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對嚴重程度的評估,就在於對現實與預期的差距的衡量。

所以建立自己的評分標準,才能更好的衡量問題。

舉個例子,你覺得工作效率很低,想要提高自己的效率,那可以用工作專注時長和任務完成率來衡量,使用番茄工作法,將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拆解成步驟後,評估每個步驟需要的番茄時間,然後按優先級排序,逐個去完成,一天結束後,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個番茄?今日任務的完成率又是多少?還記得前面我們說的應該如何評估自己的預期嗎?看看自己設置的目標是否太過簡單或者太過輕鬆,你每天擁有的時間是固定的,能完成的番茄數必然也是有限的,應該把這當作是安排任務的前提。

再舉個例子,你覺得自己的心情很糟糕,想要變得開心一點,那可以回想一下最開心的時光,把它當作是10分,想象自己最黑暗最痛苦的時光,把它當作是0分,然後給你現在的心情打個分,你會打幾分?你想要的心情狀態是什麼樣的,那個狀態是多少分?然後嘗試去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去兜風,看電影,玩遊戲,然後記錄下當時的心情得分。這樣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你能清楚的知道什麼事情最能讓你感到開心,也能提升對快樂的感知度。

如果一件事對你很重要,那就把它記錄下來。

客觀的事件用客觀的指標來評分,主觀的事件可以用主觀感覺來評分。

六、總結

爲了解決問題,人們不斷思考,形成了關於問題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觀與哲學觀是統一的,問題觀本質上就是哲學觀。——《問題的哲學》

我們不斷面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不斷思考和成長的過程,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對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找到隱藏在表象之下的那個真正的問題,纔有可能真正的將問題解決。

解決問題依賴我們現有的知識和對世界的認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會不斷收穫知識和完善對世界的認知。

在上文中,介紹了面對問題時,如何認清一個問題的全貌。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觀察、感受、思考和記錄。這樣我們才能從生活的細節與片段中收集到關於這個問題的全部信息。

看起來很複雜,也很繁瑣,但通常,我們並不需要找出問題的全部六要素,對於一些簡單的問題,只需要找出關鍵要素即可。

但如果發現問題很難解決,那請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一下問題的這六個要素,看看是否對問題的觀察有所遺漏。

有的人一眼就能看穿問題的本質,而有些人卻一直困在問題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兩者的區別就在於能看穿問題本質的人頭腦中有完善的思考框架,所以能對問題有全貌的洞察,觀察到普通人觀察不到的細節和角度,再加上人生閱歷和經驗的積累,讓問題解決路徑變得十分順暢。

問題降臨時,勢必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儘可能早地面對問題,意味着把滿足感向後推遲,放棄暫時的安逸或是程度較輕的痛苦,去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這纔是對待問題和痛苦最明智的辦法。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少有人走的路》

當你的心靈覺得痛苦的時刻,很可能就是你即將成長的時刻,直面問題,打破壁壘,就能見到更廣闊的天地。

面對問題,甘之如飴。

願以此文,與君共勉!


__EOF__

 
 
  • 本文作者: 弗蘭克的貓
  • 本文鏈接: https://www.cnblogs.com/mfrank/p/15967978.html
  • 關於博主: 終生學習,終生成長
  • 版權聲明: 版權歸博主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聲援博主: 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可以點擊文章右下角推薦】一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