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性能分析--第二版】如何做好性能測試分析診斷調優-暨《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第2版)推薦

【推薦序】

1999年,Windows 98只有1800萬行代碼,運行環境只需要16MB內存、225MB硬盤。而目前最新的Windows 10有6000萬行代碼,需要8GB內存、20GB硬盤才能流暢地運行。
1990年,低速的CAN總線才125kb/s,高速的500kb/s吞吐的CAN總線就能滿足整車通信需要,而且還有剩餘。之後,CA總線升級到2.0,最高也才8MB的吞吐。而今天100MB以上的以太網通信及其高速CA總線3.0已經成爲電動汽車電子的標配。
所有軟件系統都在急劇複雜化,所有軟件的基礎運行環境都在急劇膨脹。
在這種情況下,在複雜環境下進行軟件可靠性測試,分析軟件缺陷,快速定位和解決軟件缺陷,是保持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能力。尤其對正在數字化、信息化轉型的傳統企業而言,他們既要保證支撐傳統業務的老系統的連續性,又要保證在疊牀架屋的傳統IT架構中更快更好更巧妙地進行變革。這種變革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革而不毀,如何在保證質量和業務連續性的前提下不斷迭代,軟件測試就是我們制勝的法寶。

百年福特,長盛不衰,對產品質量的重視是其中的祕訣之一。福特中國一貫把軟件質量和穩定性放在第一位,把發展自己的測試團隊放在組織進化的重要位置,本書作者張永清就是這樣一位福特中國軟件團隊優秀的軟件專家。
張永清的這本書,融合了研發和測試,融合了後端和前端,融合了應用和數據庫,融合了性能定位的方法論和實踐,全面介紹瞭如何進行性能分析定位調優,如何讓軟件系統擁有更快的性能體驗,這些是他在很多年測試、研發、架構崗位上經驗積累的輸出。由於本書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因此本書的內容不僅適合性能測試工程師,也適合應用開發工程師、系統分析工程師以及其他崗位的IT工程師。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全面地剖析了性能調優的技術和方法,並且結合了大量真實的性能壓測案例,讓讀者能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案例中去做實踐分析。通過實踐,讀者不僅可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還可以積累到更多真實的調優經驗。

我們希望本書能作爲一個引子,一頭串起作者本人堅實的軟件專業技能,另一頭給未來中國軟件工程和軟件測試技術繼續添磚加瓦,持續發光發熱,通過技術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大衆。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真誠希望每一位接觸本書的讀者能夠認真閱讀書中樸實無華的文字和案例,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積累,再通過實踐進行輸出。相信本書一定能讓每位讀過此書的讀者走向更好的未來。

黃紀南
福特中國企業技術高級總監

前 言

在經歷了傳統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我們又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和人工智能(AI)時代。但是,不管哪個IT時代,軟件的性能始終是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環節。如目前最火熱的AI應用ChatGPT, 如果沒有一個很快的性能,那麼它在和人類對話時,就會顯得很遲鈍,其性能和穩定性直接決定了ChatGPT 能否從容地服務於全球17億以上的用戶訪問。

本書升級說明
隨着軟件技術的發展和更新換代,軟件系統越來越複雜,人工智能模型也越來越大,與之對應的是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系統穩定要求更加突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和需求下,同時也在本書前一版《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大量讀者的反饋和建議下,迎來了這本書的第2版。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針對讀者的建議做了很多修改和補充,主要包括:

 對第1章的性能調優技術和思想進行細化和補充完善。
 在第4章的應用中間件的性能分析與調優中補充了Spring Boot的性能調優。
 在第6章的MySQL數據庫性能分析中增加了性能定位和調優實踐。
 在第7章的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案例實踐中補充了更多的實踐案例和筆者多年的經驗總結。
 增加第9章前端性能分析。
 升級本書中用到的相關軟件版本,以及對第1版中的部分錯誤進行修正和完善。

本書適合的讀者
本書面向軟件研發和測試崗的讀者,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詳細講解軟件性能分析、診斷和調優實踐。本書的內容更側重於如何去發現性能問題、分析診斷性能問題,以及對發現的性能問題進行調優。升級之後的第2版更加貼近當前軟件測試技術的更新換代,筆者堅信讀完本書的讀者,肯定不會再爲“性能問題”而發愁。

鳴謝
學習和交流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我們需要不斷地去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技術時代,軟件技術永遠在不斷地變革,軟件性能也會越來越快。從本書第1版的讀者反饋情況來看,讀者已經建立對本書的長期信任,所以這本書未來也會順應技術的發展持續更新下去。
感謝讀者對第1版的支持和建議,正是因爲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建議,纔有了這本書的第2版。也感謝讀者指出了第1版中很多的不足之處,才讓筆者有了更大的寫作動力。
特別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夏毓彥編輯一直對我的支持和鼓勵,特別感謝蔣彪等衆多摯友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於很多的幫助,特別感謝福特中國企業技術高級總監黃紀南爲本書寫推薦序,特別感謝部門領導周揚對我的鼓勵。

由於筆者水平和時間的限制,書中難免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指正,也懇請讀者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筆者,於南京
2024年1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