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NCL繪製色斑圖-多要素疊加

需求:下載GFS數據,繪製不同高度層(500hPa~950hPa)風溫溼度; GFS數據下載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andi/p/11045602.html 下載下來樣例數據格式如:gfs.t06z.pg

原创 《商業分析實踐指南》(一)

一、什麼是商業分析? 商業分析是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的應用; 商業分析是識別商業需求、推薦相關解決方案,並啓發、文檔化和管理需求的一系列活動集合; 二、誰執行商業分析? 任何負責商業分析工作的個人執行——商業分析師(特別是關於項目集和項

原创 NCL折線圖

一、NCL標題及座標軸設置 1、首先定義好文件目錄,比如程序存放目錄和文件輸出目錄 2、開始編寫程序:寫法和我之前用的語言大同小異 begin npts = 500 y = 500.+.9* ispan(0,npts-1,1)*

原创 初識PBA

  概述 本課程是針對PMI-PBA認證內容來設計,針對已具備PMP®認證或有一定基礎的項目經理量身打造,強化其進行商業分析及需求分析的能力,透過課程設計的情景討論,以及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案例分享,讓參訓學員不僅能有效吸收商業分析領域的專業

原创 NCL色斑圖及圖例

代碼如下: begin f = addfile("/cygdrive/d/learn/ncl-test/data/hgt.sfc.nc","r") ;再分析資料 二進制文件 var = short2flt( f->hgt(0

原创 NCL安裝

NCL (NCAR Command Language) 是一款專爲大氣科學設計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程序設計語言。 主要是爲了看懂別人畫的圖,所以學習一下怎麼畫圖。 我安裝比較簡單,是別人直接發給我的安裝包,如下:(可以百度網盤分享給大家啦)

原创 PMI-ACP 考試攻略(一)

一、敏捷的4個價值觀 個體和交互 勝過 流程和工具 可工作的軟件 勝過 面面俱到的文檔 客戶合作 勝過 合同談判 響應變化 勝過 遵循計劃 二、敏捷宣言——12條準則 1、個體和交互勝過流程和工具 尊重個體和團隊的力量 堅持以人爲本,倡導

原创 PMI-ACP 考試攻略(二)

一、產品負責人(PO) PO是PB列表唯一的責任人; 如果遇到干係人要增加需求,則要先由PO判斷其價值,而不是由團隊成員決定做不做; PO可以直接拒絕團隊的可交付成果;——比如定義某個事項的狀態爲“已完成” 發佈日期和內容由PO決定; 客

原创 敏捷開發的4個儀式

一、sprint Planning PO澄清需求,團隊評估工作(迭代計劃和迭代期間) 在本次迭代中做多少事情,團隊說了算; 確定本次迭代內容後,對工作分解,形成sprint Backlog; 時間盒:2小時/周,上半部分會議1h,下半部分

原创 敏捷開發的3個工具

一、Product Backlog PB梳理:滿足DEEP原則:詳略得當、經過估算的、按優先級排序的、涌現的 PB的排序技術:MoSCow,Kano模型 PO是唯一的負責人 遇到新需求都要放到PB表中重新排序 PB梳理會 二、Sprint

原创 Gitlab登陸賬號或祕密輸入錯誤的解決辦法

如果在導出或提交文檔的過程中,在提示輸入賬號和密碼時,不小心輸錯了賬號或密碼,那麼後續的操作都無法導出或提交文檔,並提示錯誤“fatal: Authentication failed”,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清理電腦上的憑證信息。 打開電腦的

原创 敏捷回顧 團隊從優秀到卓越之道(二)

第2章 爲團隊量身定製回顧會 1)瞭解歷史和環境 ——瞭解團隊的歷史背景和工作環境   2)指定回顧會目標 ——尋找改進我們實踐活動的方法 ——探索我們過去做得好的 ——發掘沒有完成任務背後的原因 ——尋找改進我們響應客戶需求的方法 ——

原创 研發管理流程(一)

公司的一切流程都是爲了提升交付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形成核心競爭力。 目前的研發管理流程,分爲4部分: step1:是否跟進項目 step2:是否參加項目招投標 step3:是否簽訂合同 step4:確定項目驗收及回款 Step1 描述:

原创 敏捷回顧 團隊從優秀到卓越之道(三)

第5章 收集數據的活動 通過收集數據,可以使所有成員共享在迭代週期、版本週期、或者項目中的全局狀況,如果沒有數據,大家只能想象什麼需要改進,怎麼改進。 1)時間表 2)三個5遊戲 人員分成小組,每名組員有5分鐘寫下自己的想法,5分鐘結束後

原创 敏捷回顧 團隊從優秀到卓越之道(一)

不管你採用的是敏捷開發方式還是傳統的瀑布,在每次階段結束後,你的團隊都有機會將那些提高產品質量和生活質量的變化和改善點提出來。   回顧檢視會重點關注我們哪些做的不好的,哪些做的好的,如何在下一個迭代中改善。   第一章 幫助團隊檢視和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