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和60】軟件即服務的三重境界

【按】本文最早發表於2008年8月刊的《軟件世界》(目前已經更名爲《軟件和集成電路》)最近兩年我論述過SaaS的四個階段:SaaS1.0:軟件在線化階段;SaaS2.0:服務在線化階段;SaaS3.0:能力在線化階段;SaaS4.0:能力

原创 連MRP都沒有的管理軟件能保障複雜品種,極小批量的訂單履行嗎?

     連MRP都沒有的管理軟件能保障複雜品種,極小批量的訂單履行嗎?   話說1901年前後,八國聯軍的英國上校布朗認爲自己的文化造詣不錯,試圖對英文和漢字進行比較,以顯示大不列顛的獨特文化優勢。真的比較起來,卻傻了眼,沒有辦法比啊,

原创 行業saas的未來假設與實踐

      行業saas的未來假設與實踐(含PDF下載)                                                                    這個題目依然來自於正在凸顯着新時代鮮明特質的溫

原创 時間鏈的專題系列文章即將發表

         時間鏈的專題系列文章即將發表        前段時間和一家雜誌的編輯商量好,就時間鏈的話題整一個10P多一些的文字,估摸有1.5萬字的樣子吧。4月中旬做了一些工作,無非就是將自己在http://club.youshang

原创 《製造企業的核心需求是什麼?》(上)--和諧生產方式百題22

胡主任,比我年長,今年9月份在大連的時候,見了一面,深深爲他獨特的企業信息化價值觀所折服,一直想做深入探討,他在常州,我在南京,其實很方便,坐G車的話,大約就是50分鐘不到的樣子,一直沒有能夠抽出時間去詳細討教。今天看到這篇日誌,等於看到了

原创 圖解關鍵要素之關係架構--和諧生產方式百題21

      圖解關鍵要素之關係架構--和諧生產 方式百題21     要描述好這幅圖,對我的表達能力來說,是一個挑戰。各位多多指教。     首先申明,和諧生產方式的體系架構是一個球形,姑且會引用咱們通常對地球的一些說法來做輔助。具體來看

原创 信息系統之造橋與修路(關於迭代、BPR以及其他)

       信息系統之造橋與修路(關於迭代、BPR以及其他)         一位經常往來於杭州與溫州之間的朋友說,“坐在車上,不用看交通標識牌,也不用計算時間,只要留意一下上橋與下橋的感覺,就知道是不是已經到溫州境內了”。爲什麼呢?他說

原创 虛擬化是人類新生產方式的載體

      虛擬化是人類新生產方式的載體     虛擬化,不僅要來,而且必須來!            哥本哈根大會的碳經濟、碳政治硝煙還沒有完全散去,有科學家已經得出了地球將進入30年左右小冰河期的結論,這不,時下渤海地區的海冰都超過2

原创 和諧生產方式百問百答01--什麼是和諧生產方式?

我們對“和諧生產方式”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召開期間,敏銳的IT168記者在會議期間就向當時業內比較活躍的CIO約稿,談談自己對十七大報告中關於信息化的看法。我們接到約稿之後,認真學習了報告的網絡版本。根據工作實際提出

原创 關係計劃筆談(9-4):項目化生產和能力單元(實例分析部分)

     關係計劃筆談(9-4):項目生產和能力單元(實例分析部分)      計劃工作到底關心哪些方面?在(9-4)的闡釋部分已經有了一些說明,但是到底如何簡要地來說明關係計劃呢?初步歸納一下,關係計劃大體可以這樣來表達:將企業

原创 我的友情鏈接

51CTO博客開發

原创 多角色參與的交易網絡是怎樣涌現價值的?

          多角色參與的交易網絡是怎樣涌現 價值的?       最近張老師將我寫的關於關係計劃的文字進行了整理和編輯(他的博客地址是http://blog.vsharing.com/xizhen,裏面還在持續更新這個方面

原创 【和82】決策外延下的基層決策(溫微觀察13-12)

未來我們可以實現將決策外延,比如讓客戶自己在我們提供的系統中下單,自主決策送貨時間、設計產品等等,使用我們在商業生態系統中的製造資源並獲得不一樣的價格。有效實現信息的無損耗、無障礙傳輸,形成了內外協同和諧的良好局面。   決策基點轉移,首

原创 【和80】訂單成爲商業生態的邏輯起點與終點(溫微觀察13-10)

在這個思考中,價值鏈的核心在圍繞着兩個基本點來展開,一個基本點是“雙面市場”,一個是“基層決策”,一個處於組織的宏觀,一個處於組織的微觀。   “雙面市場”是美國斯坦福大學謝德遜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認爲商業生態系統有兩種的力量在維持,一端是

原创 【和83】筆記小結--調諧成就網絡組織的優美樂章(溫微觀察13-13)

企業間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的東西來區隔和標識,每個企業實體的利益已經不是財務報表能表達的。個人的情緒、心理指標將超越人力資源範圍進入“覈算體系”(目前即便是人力資源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進入這個體系),關聯的若干價值鏈價值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