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宇哥的體重

我家宇哥超重了!今天旭爸帶着宇哥去打疫苗,順便進行體檢。不想剛剛六個月的宇哥身高69.5釐米,體重已經10公斤。醫生說已經超重了。宇哥在肚子裏的時候就大。第一次產檢的時候大一週。慢慢地等到36周的時候就跟人家38週一樣大了。嚇人得我一直不敢

原创 宇哥哭哭記

宇哥小時候是乖寶寶一個,每天就是喫睡玩,很少哭,即便是晚上喫奶也從無半點哭聲,讓我一度以爲自己生了一個天使寶寶。宇哥的天使寶寶表現從五個多月開始轉變。他開始對各種東西都很好奇,特別是對抽紙和溼巾總是很有興趣,一看到它們之中的任何一個出現在視

原创 窗外的法桐樹

我家陽臺窗外有一棵法桐,是一棵長的十分高大茂盛的法桐。樹幹有一個人的懷抱那麼粗,樹冠有三四層樓那麼高。它長在我家小區和隔壁小區的牆縫裏,從沒見人管過它。它卻吸收天地之精華自由自在地長成了如今的模樣。剛搬來的時候是夏天,陽光灑在它碧綠的葉子上

原创 叫一聲媽媽

自從孩子出生,爸爸媽媽們就開始了艱辛而又幸福的育娃之路。而無論有多麼的辛苦,當聽到孩子第一次叫爸爸或者叫媽媽時,爸爸媽媽們都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有時甚至還會因爲孩子先叫誰而“爭風喫醋”。宇哥在兩個多月的時候會在醒來或者哭的時候發出“

原创 沒有語言的交流

七十天的宇哥已經有了很多“本領”,比如一覺醒來會心情很好地對着你笑,比如可以隨意的揮舞四肢,高興的時候會手舞足蹈。可是最豐富的還是他的表達方式。他不會說話,但是不代表不能夠與人交流。通過每天與他朝夕相處,我逐漸“聽明白”了他的“語言”。宇哥

原创 兩毛錢的快樂

由於疫情耽誤了上課,如今這一學期變成了週末單休,週六也需要上課。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週六也是需要上半天課的。週六上完了上午的課程,中午騎着自行車往家裏趕,回家後還有半天的快樂時光。忘記了當時是否有作業的壓力,但現在想起來,週六上完課後回家那是

原创 走進日記裏的日子

當朝陽的倩影在樹梢上投下最美的一片。當落日的斜暉漫漫地消失在地平線。日子就這樣一頁一頁地翻過,變成過去。有的永遠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有的變成了永恆的回憶。有的讓我們用心記在了別人的日記裏,有的讓我們用筆記在了自己的日記裏。回憶裏,日子都變成

原创 旭哥趣事|怕媽媽把錢都花光

最近看到一個採訪小學生的帖子,感覺很有趣也很真實。記者問一個小學生:你爸爸會上交工資卡嗎?小學生答:不會,因爲老媽很有可能會把她的錢在一個星期內全部花光。怕媽媽把他的錢全都花光,可見我們中年老母的購買力有多強。另一個小朋友更是直言:阿姨搞特

原创 小狗巴迪

看過忠狗八公的故事之後,我突然也想寫一下我家的小狗巴迪。別看它的名字像一隻外國狗,它可是純正的中國品種。                      新成員的到來我舅舅家常年養狗,母狗生下的狗崽兒大多被親朋好友帶走了,巴迪就是這樣來到我們家

原创 爲生活中的小驚喜而歡呼

“爲生活中的小驚喜而歡呼”,這是今麥郎的廣告語。場景是某男“中獎了”,原來是中了今麥郎碗麪裏的滷蛋,所有的人都高興得歡呼雀躍。其中很明顯的是有位阿姨一手拿着幾棵蔥,一手拿着一把芹菜,與他相擁。很喜歡這個廣告的創意。爲生活中的小驚喜而歡呼,這

原创 永遠的石磨

曾經,家家戶戶都少不了你的身影;曾經,無論是未出嫁的姑娘,還是已兩鬢蒼蒼的老婆婆都要圍着你轉;曾經,無論夏日的黑夜,還是冬日的白天,你總會傳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曾經,無論多窮,哪怕是借債也要買個石磨放在家裏,那是喫飯的傢伙啊!我出生的那會兒,

原创 家鄉的石碾

圓柱形的石軲轆,圓形的大石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的旋轉。碾碎了玉米,碾碎了花生,碾碎了一切鄉親們想碾碎的東西,碾出了家家戶戶鍋裏的香噴噴的糧食,碾出了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日子。石碾是勤勞的象徵: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白濛濛的晨霧還沒有完全

原创 旭哥趣事—雞寶寶

旭爸正在客廳裏收拾從老家帶回來的雞蛋。旭哥急匆匆地從客廳跑到我跟前,問:“媽媽,媽媽,雞蛋是母雞生的還是公雞生的?”我:“母雞下蛋,公雞不會下蛋。”旭哥:“可是母雞生的應該是雞寶寶呀?”我:“母雞先下蛋,然後再用雞蛋孵小雞。”“哦,”旭哥興

原创 雲邊有個小賣部

想了想,還是用書名做標題吧。一開始讀這本書,感覺是作者在自言自語,沒有多少興趣。但是讀着讀着開始被劉十三這個人物感染。外婆在臘月二十三去世。“王鶯鶯臘月二十三走了,雲邊鎮已經滿滿過年的氣息。賣場放着《恭喜恭喜你》,街角孩童炸起零散的爆竹聲,

原创 狂風暴雨

今年大旱,雨水特別寶貴。每次看到天氣預報都是明天有雨,但是到第二天又沒了。而且夏天的雨又有些特別,我們特別希望老天爺能夠讓普天之下雨露均沾,可是他卻偏偏不聽。找個地方就下一場大雨,幾步之外卻又幹燥如初。老百姓稱這樣的雨叫做“雞窩子雨”,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