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遠在嶺南的程老師一直關注着故鄉樂山,故鄉的山水故人在程老師心裏,一直有扯不斷的關係。這不,前幾天她在攝影師鄧先生組建的一個朋友羣中,貼了張照片,是1986年底,樂山一羣熱愛詩歌藝術的朋友,爲歡迎詩人顧城夫妻、歡迎詩人孫靜軒的集體照。照片中有

原创 向古城牆學習

(作者自注: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初,當時的城建部門,意氣風發,對古城牆上的黃桷樹舉起了電鋸。此事引起當地民衆的憤怒,口誅筆伐,要保衛城牆上的樹木。經過努力,留下了現在的樣子,許多株大樹已經被伐,留下殘根。下面的這篇文字,當時刊發在我的博

原创 改造古代遺址銅河𡎚,我反對

2019年11月,故鄉樂山的朋友告訴我,爲了解決從肖壩進城的道路擁堵,市裏決定沿銅河𡎚加寬道路至萊薰門外的嘉州賓館,從兩車道改造成四個車道。我不相信。原來的城牆道路,基本上是沿着清代留下的遺址恢復重建的,所採用的城牆建築材料也是最有樂山當地

原创 汽車電瓶鎖事

清明期間回老家掃墓,一來一去耽擱了二十多天時間。回來後到地下車庫開車,人走近了,拉到門把手,車門居然沒有任何反應。這是一輛具備無鑰匙進入系統的汽車。這是怎麼回事呢?於是從衣兜裏掏出鑰匙,找到隱藏起來的門鎖打開車門。車頂的燈光和大屏幕也沒有任

原创 開放先是自己放開一一致唐堅先生

(這是一篇舊文,寫於2011年5月11日,當時發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引起許多人關注。)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無論身在何方,一直關注着家鄉的發展。一年多以來,四川樂山要以更開放、更寬容的姿態,着力打造百萬人口,宜居、宜創業的現代都市。很好。樂山

原创 夜雨寄樂山

仲春回樂山,每一天都歡聚在同學朋友們的笑容中,令人感動。有一天老同學在肖壩設宴,飯後正是夕陽西下。我選擇步行回住處,從斑竹灣下車。前方,東邊的凌雲、烏尤二山,如騰起的龍頭,昂首一線東山,望大江東去。端莊的樂山大佛,面對峨眉仙山,看人間春色。

原创 曾因酒醉鞭名馬

我要講的故事,在我的腦子裏盤旋了許多年,每次與朋友提起,都讓我別去動筆。理由有二,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大多當事人還活着,說出來是件很丟面子的事;終歸不是件好事,是我們整整一代人甚至是兩代人的恥辱。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把知道的一些片段寫出來。我

原创 樂山城市故事

每個人都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這屬於一種本能。然而很多人,在這樣一條人人都在行走的路上,有的走的風平浪靜,有走的跌跌撞撞,走的傷痕累累。箇中緣由,從古至今有無數的故事。今天我要講的故事與房子有關。在城市有房,是所有人一致的看法。然而時光往後倒

原创 何山問春

如果有人問我,何山在哪裏?我回答不了。但是黃勤知道,黃勤又是誰呢?黃勤是生活在夾江,平時喜歡畫畫,喜歡記錄生活的人。我認識黃勤近十年,之前聽電視臺工作的石梅說過多次,她有個很好的"閨蜜"一定要介紹給我認識。一天下午,幾股互不關聯的人接頭了。

原创 東山掛標語

早年間,岷江上沒橋。從古城樂山迎春門過橫渡,便是岷江東岸。東岸的山叫掛榜山,如一堵牆,整整齊齊豎立在岷江邊上。掛榜山又稱東山、東巖、九頂山、龜城山。山的基岩由紅沙石組成,與旁邊的凌雲山系出同一地質構造。掛榜山臨江一面,山岩齊整。系億萬年來風

原创 樂山大佛寺的一些陳年舊事

一個成都朋友辛丑年伊始,選了大年初一去樂山看大佛。從停車處一直走到山門,靜悄悄的,遊客稀少,看來受疫情影響很大。對於樂山本地人而言,放在過去,大年初一吃了湯圓,大人孩子換上新衣服,去凌雲山拜大佛老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包括四鄉八村,都有春

原创 牛華溪往事

[編者按:出生於樂山牛華溪的楊俊傑先生,退休前是原昆明軍區總醫院內三科主任,今年八十一歲,他寫了一部自傳性質的書,書中描述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古鎮牛華的風土人情。現徵得作者同意,選擇部分以饗讀者。文章有刪節和縮寫,圖片來自網絡。特此聲明!]

原创 2020:讓我想起了許多忘卻的事情

過了聖誕節,這一年的日子便開始倒計時。從朋友圈看,人們對庚子年實在是留戀不起來,都巴不得早點把鼠年送走。記得還在十月,性子急的人便發出感慨,終於盼到年底不遠了。打開手機日曆界面,發現這個月有31天,明年一月也是31天。在靠工資喫飯細分到每一

原创 樂山老同興醬園的前世今生

我寫的《尋找樂山全家福》一文在公衆號發佈以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文中插入的兩張訂婚結婚證書,更是激起千層浪。遠在嶺南的網友在轉發評論文章的同時,還提供了一些信息。接着,來自浙江紹興的Y.Y霞讀者私信告訴我,她是照片中新郎新娘的大女兒。又經

原创 尋找樂山全家福

"全家福"是民國樂山玉堂街的一家大酒樓,現在杳無蹤影。抗戰時期,武漢大學遷往樂山辦學八年,迎來送往除本校師資以外的許多著名教授和文化大師。大儒馬一浮、英國生物學家《中國科技史》作者李約瑟教授、歷史學家錢穆、大師級的收藏家王世襄、畫家豐子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