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血液循環論

今天讀到一個有關人類好動、愛旅行的原因論,甚有趣:和血液循環有關。1618年,英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醫生威廉·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規律。人體內,竟然有一條永無止境的“河流”哺育着各個器官,且它橢圓形的運動軌跡也妙不可言,如同天體的運動軌跡一樣,

原创 觸摸每一天

小鳥停在草坪上,小板慄躡手躡腳走過去。鳥飛了,板栗跑過來:“媽媽,你能送我一雙翅膀嗎?”沒有得到翅膀的他,退而求其次,從凳子上往下跳,體驗跳下去飛起來的感覺。一次一次,企圖跳更高一點,飛更久一點,汗流浹背也不停歇。這便是人類的自驅力吧!

原创 觸摸每一天

小花園裏的月季又開了一朵,它的紅可真純正。雖然沒有奼紫嫣紅一大片,但在自己的種植澆灌下開出的花兒格外鮮美,勞動的美,悠閒的美,都開出來了。小朋友上學歸來,大人下班到家,都喜歡來小花園溜達一圈,巡視一下每一片葉、每一顆草,長高了否,花苞有結果

原创 閒看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很火,爲啥?賣的東西沒有變,買的人也還是那些人。這裏,最大的改變就是加入了主播這個角色。這個帶貨主播表面上看起來還是站在我們顧客這邊的。以前我們買東西,需要我們自己費力去和商家討價還價,而現在,表面上來看,有了一箇中間人去給我們講了

原创 哼,你這朵小白花

朋友圈好久不發,就再也不想不敢發了。感情慢慢變淡,似乎也適用於虛擬距離。還是陌生人面前更好,抒發情感無懼觀者的情緒反應,大家都互相淡淡已對,傾訴的第一要素是安全。有時候會被問:“你怎麼了?”這竟是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怎麼了?只能回答“沒怎麼。

原创 胡思亂想以定心

最新的互聯網進入:長短視頻和直播時代。覺醒的人及早抓住了這個浪潮,財富分配這次給了很多一無所有的普通年輕人一個機會。從最開始的計劃實體,到市場實體經濟,到互聯網經濟,互聯網時代又細分到頁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到如今。回想,當初那些不願意守舊

原创 不理解否定的潛意識

晚上在看一個綜藝節目的時候,屏幕上出現了黃鱔,它滑落在地上,不斷的扭動着,和我心目中懼怕的蛇一模一樣,畫面感官刺激了我,我的眼神開始逃避。幾乎同時,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懼怕情緒,開始嘗試所謂理性的自我馴服:只是一個畫面而已,不是真的,真的也不可

原创 所以,就俗氣一點,開始寫感恩日記吧

1986年,有一項針對修女進行的實驗研究:快樂是否對健康長壽有好處?選擇修女進行實驗,因爲她們的自律摒棄了很多不良習慣的干擾。數據結果來看,樂觀派的修女有90%超過84歲高齡,而其他修女只有34%,平均壽命來看,快樂派修女比其他人長7.5年

原创 都是種子的錯

無意間接觸到《原始飲食》一書,作者是美國高端學府的生物醫學博士生,後因自己糟糕的身體狀況而開始原始飲食療法,相當於以身試法,驗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作者的理論知識還是很紮實的,對於我們身體內細胞學,各類食物成分是如何影響作用於我們的身體進行了

原创 小到細胞也是要考試的

現在很流行焦慮說法, 覺得孩子太累了,覺得他們的競爭壓力很大,不斷的考試啊考試,這不是摧殘孩子嘛?人,一定要被不斷檢驗嗎?就不能自由自在的活着嗎?嘿,今天看到一個有關人體免疫系統的抗體細胞的產生流程,很有意思。免疫系統中,需要T細胞,它們在

原创 讀《園丁與木匠》

孩子們爲什麼要玩?拋開本身它就好玩,從而讓孩子們喜歡的因素,從進化的角度,玩耍是不帶目標性質的對世界的探索,它給了人類創造力,它給了新成長起來的孩子們找到新線索並創造性解決當前問題的可能性,如此,世界才能滾滾向前進而不至於停滯。人類的孩子需

原创 驚覺,都是相似場景

晚飯後,孩子在寫着作業,而我在客廳裏溜達,欲快速消化掉肚子的那些營養元素。而這一畫面,頓時地,和我十幾年前在做家教的學生家裏看到過,那時候,我帶着青春和清貧的氣息,走進學生的家裏,那是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女學生,她在房間裏的書桌前坐着。她的媽媽

原创 如貝多芬,也是被逼着學琴的

羅曼羅蘭寫的貝多芬傳記,文字和交響樂一樣美,情緒如貝多芬一樣飽滿帶着激昂。而我,印象最深的竟是孩童時代的貝多芬被他爸爸逼着學琴的小情節,這多多少少受這周遭生活情景的影響吧。我很有代入感的是:哪怕如天才般的貝多芬,最開始也是被逼着使勁練琴的,

原创 生而爲何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麼哲學性的問題,和大多人一樣,一直以來,我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直到今天在閱讀《象與騎象人》中,在喬納森海特的筆下,我覺得有所認同。如書中這個比喻,人生就如同去看一場電影,我們人生開始的時候,這場電影已經開場,沒有前面的情

原创 我們爲什麼要寫字

抽離了很久,一看,堅持的還在堅持,見賢思齊,便有了力量,心理學書上說,這是一種提升感,是一種神性,而每個人都是天生有神性的。我們在神和魔鬼中間晃晃悠悠,因着環境,多點魔,或者多點神。我們爲什麼要寫字,便是和心理進行一次對話吧,找個空隙,不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