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包子的味與道

文 / 睏覺豬小時候乖巧,到鎮上,大人問要喫什麼,半晌不出聲,只說是買書,其實是惦記“矮子包子”,分水武盛古街,新華書店巷口那家。母親總是善解人意,“就去那邊喫包子吧。”我趕緊地跑在前面帶路去。小弄堂口,四五張方桌,幾條長凳,幾個煤餅爐子,

原创 17樓

文 / 睏覺豬我在孔慶東先生著的《47樓207——北大醉俠的浪漫宣言》扉頁裏,看到了我在2004年10月26日購書寫的一段話:“爲換硬幣坐公交,轉進三聯書店。剛讀完餘傑的《火與冰》,就順了這一本,望收穫驚喜。”我那時大概是喜歡這一類書的。在

原创 娜塔莎的愛情

文 / 睏覺豬01如果人生中有一部最值得閱讀的小說,我推薦《戰爭與和平》。我閱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是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托爾斯泰在1853年讀了之後,對作者欽佩不已,立志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一生筆耕不輟的托爾斯泰,知名度最高的作品無疑是《戰

原创 餐飲閒話 | 點菜

文 / 睏覺豬點菜,是件頭疼的事情。如今,在小鎮點餐容易,找地道的菜館子難,只有真正的老饕才知道它們隱匿在什麼地方……說實話,小鎮上的飯館食府,容易跟風。這家上了燉牛肉,明天那家也起鍋了。剁椒魚頭,小炒肉,青椒肉片……這些家常菜,誰家都能上

原创 人間有味是重圓

文 / 睏覺豬我驚歎於世間的奇妙,也感懷於人之間的親密,因此,發自內心地願意嘗試記錄每一份美好。                              —— 前言整整一個夏天,我們都在等待中張望,終於,國慶假期的第二個中午,歡喜中見到

原创 宴春閣 | 包子的味與道

文 / 睏覺豬小時候乖巧,到鎮上,大人問要喫什麼,半晌不出聲,只說是買書,其實是惦記“矮子包子”,分水武盛古街,新華書店巷口那家。母親總是善解人意,“就去那邊喫包子吧。”我趕緊地跑在前面帶路去。小弄堂口,四五張方桌,幾條長凳,幾個煤餅爐子,

原创 這一刻的幸福

文 / 睏覺豬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怕媽講,”阿慶嫂把着方向盤,車開出了村莊,“嗯嗯嗯。”她上揚了嘴角,難得跟我嗲一下。“媽還說,爸不曉得多高興呢。”我也如釋重負,心裏就寬了。前幾年在鎮上買了一套房,原打算裝修完,再告訴老人。不和他們通氣,

原创 清風沉醉草木間

文 / 睏覺豬美院深靜草木葳,白露閒坐茗香寐。樹影往來拂杏道,秋色憑欄風獨醉。                                                                ——睏覺豬“美院”在我心裏,大概

原创 最“吽”的飯,家裏喫

文 / 睏覺豬一桌好菜,誰都惦記。尤其主廚了得,一掌勺,煙火味十足,既有品又客氣。家裏,也逐漸成爲請人喫飯的首選。立秋過後,黃瓜和絲瓜的藤漸次焉了,茄子小生,香瓜小收,只有辣椒毫無壓力,只將青黃紅透。汗菜的細杆密密地生長,切段醃製,味道忒鮮

原创 七夕,今夜有雨

文 / 睏覺豬今夜的雨,不急不慢,點溼了我略疏的黑髮和露出的臂膀。雨,甚至連細雨都算不上,不知道從何處飄乎而來,就那麼不痛不癢地纏着我,有一絲絲的沁涼,讓我時刻保持着幾分清醒。街道寬而通暢,沒有遇見帶狗的行人。我想起劍隊應該回到縣城了。七夕

原创 教師節特刊 | 你的樣子

文 / 睏覺豬01“美院”柚橘青,荏苒又清秋。在塵世的喧囂中,在每一個日出日落,守望着一羣稚嫩,守得住一份寂寞,是現世難得的遁離與自在。不知不覺,已近卅載,不禁心生感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9月10日,這一份專屬的快樂,每一年,都特別。

原创 美食文化碎語 | 點菜

文 / 睏覺豬點菜,是件頭疼的事情。如今,在小鎮點餐容易,找地道的菜館子難,因爲只有真正的老饕才知道它們隱匿在什麼地方……說實話,小鎮上的飯館,容易跟風。這家上了燉牛肉,明天那家也起鍋了。剁椒魚頭,小炒肉,青椒肉片……這些家常菜,誰家都能上

原创 老境安閒如啖棗

文 / 睏覺豬一棵棗樹,種在菜園的竹籬笆邊口。上嶺的時候,我會搖下車窗看它一眼。走之前,我會和女人繞着它,算計着好摘的時日。八月末,棗泛青了,樹梢上一顆幾顆地閃着,圓鼓鼓長幺幺,如小微版的青蘋果。有幾顆冒着紅點,給人一副望眼欲摘的模樣。父親

原创 動與靜,靈魂裏的自由

文/ 睏覺豬寫完小文,我在凌晨一點睡下。早早醒來,又用手機認真地潤了一遍,上午8點多發簡書。突然覺得,自己一直是一個努力又安靜的人,每一次閱讀,居家寫文都這個樣子。假期,對寫作者而言,彌足珍貴。除了有可能的行走與有書目的閱讀,就是安靜地寫作

原创 最“吽”的飯,在家裏喫。

文 / 睏覺豬一桌好菜,誰都惦記。尤其主廚了得,家裏一掌勺,煙火味十足,既有品又客氣,逐漸成爲請人喫飯的首選。立秋過後,黃瓜和絲瓜的藤漸次焉了,茄子小生,香瓜小收,只有辣椒毫無壓力,只將青黃紅透。汗菜的細杆密密地生長,切段醃製,味道忒鮮。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