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5系統世界觀:微信、米聊、陌陌

一、第三部分系統能力--迭代 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內核的部分先放出來,不斷優化、小範圍試錯。讓互聯網產品在互聯網上生長。 版本規劃能力是產品經理的重要能力。我經常看到有的產品經理出產品規劃,第一版產品就無比複雜。判斷一個產品經理是否厲害,

原创 14系統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一、系統能力:確定性&效率 系統能力,產品是一個系統能力的產物。做產品是建設一套系統能力,提供並保障確定性,而效率則是這個系統能力的一個核心指標。 系統能力第一講:確定性,如果不能保證確定性,用戶是沒有辦法依賴你的,這就不可能有忠誠用戶,所

原创 13怎樣用系統能力給人提供確定性

一、第三模塊:系統能力簡介 我們看到的所有結果,都是系統能力的產物。當你說你要做一個產品,你需要的是建設一套系統能力。 就好像你想擁有好的身材,就必須得有控制飲食和保持運動的系統能力一樣。 二、引入:打孔機背後的產品思維or服務思維? 我們

原创 08機會判斷--點線面體戰略判斷框架

一、引子:富人與窮人的區別 1.2010年畢業:去騰訊和去報社的雙胞胎現在怎麼樣了?答案可想而知吧。 差異產生的核心問題是這兩個單位所附着的經濟體,一個在快速崛起,一個在快速崩潰。 再努力工作,一個月或一年的工資,只是一個點的努力成果。 但

原创 07自我與自律,哪一種更貼近產品精神

這是第一模塊的最後一講,我們用了四講來講怎麼觀察別人,這一講我們回到自己。 良好的產品思維是今天最稀缺的職業能力。 那麼,什麼樣的天賦,最適合做產品經理呢?我一直在想,一直也在苦惱的,也沒有太合適的答案。沒想到,最後是在我學繪畫的過程中得到

原创 06認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今天學習的內容是《認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關於角色化生存,在上一篇學習筆記中有提及,人在公共場合下會因爲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態度。生活中的人們被冠以各種各樣的角色,警察、法官、醫生、老師等等,工作中也會有不同的title

原创 05同理心訓練--產品要順應用戶潛意識

一、銷售VS產品經理:做產品,如何與用戶溝通? 好的銷售人員都是有攻擊性的。一個好銷售擅長的就是打破防禦, 因爲任何一個人對銷售人員一定是防禦的,而他的工作就是要突破別人的防禦,他們對突破別人的防禦是有成就感的。 好的銷售非常懂得在與人直接

原创 04爲什麼中國人的恐懼是醫療和教育?

憤怒和恐懼也是同生的一對感覺,都是來自於被侵犯。 但是因爲個體不同,對侵犯者的體量判斷不同。所以,有時是憤怒,有時是恐懼。 憤怒,就是感覺到自己的邊界被侵犯。人的邊界呢?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邊界。比如職場上,一個人去搶另外一個人的工作,就是侵

原创 03同理心:怎樣理解愉悅與不爽

1、情緒是控制人的原始力量,是瞬間的。後天的學習(知識、技能)都是理性,它在調用時需要思考和時間,它是一種把人往回拉的力量。 2、用戶是無法像產品經理一樣有層次有框架地說出體驗,只會展現情緒。 3、從底層的生物性情緒來分析、讀懂用戶情緒。

原创 24用“交叉視角”跨界創新

未來已來,只是分佈得不均勻。 創新重要的是面對痛苦,起心動念。 相鄰可能: 我們需要的某種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經產生併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個領域被使用着。就看這個已經存在的未來,它會不會撞到你的眼睛裏,讓你起心動念。這就是靈感瞬間。

原创 23用“用戶價值公式”衡量價值

用戶價值 = (新體驗 - 舊體驗) - 替換成本 創新,找藍海,找到沒有大佬、用戶體驗爲零的增量市場,是新公司較大機率改變命運的機會 產品經理是以創造用戶價值爲工具,打破舊的利益平衡,建立對己方有力的新利益鏈,建立新平衡的過程。 兩個問

原创 《流量池》乾貨總結

本書爲近期紅遍國內一二線城市的“瑞幸咖啡”CMO楊飛所著,從免費送好友咖啡的微信裂變營銷活動,到各種借勢的話題營銷,瑞幸咖啡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成了盡人皆知的想要比肩星巴克的品牌,而本書就是作者從事市場工作多年後的乾貨總結,極具實操經驗和啓

原创 30產品連接客觀世界、過去與將來

互聯網時代結束了。2018年以後,新公司應該是以互聯網爲基礎設施的科技公司,新品牌公司。 所謂自信是在不斷的創造與反饋中建立的。 make things, change things. create as god, work as s

原创 29人生邏輯大於商業邏輯

產品能力是現實的、功力的能力。 做產品要求你判斷客觀條件和機會、盤點資源、按照用戶體驗的方式、有層次地整合起來。向世界交付價值獲得報償。 做產品幾個重要的因素: 確定性:用戶體驗,某個需求能一直被滿足 依賴:長期真實的關係 點線面體:宏觀

原创 28看產品的微觀、中觀與宏觀視角

好產品體系的三個層次: 中觀、微觀、宏觀。 中觀套路:學習招數,就是套路。 產品經理的中觀套路:用戶畫像、痛點和癢點、整體流程圖、用戶體驗地圖和服務藍圖。 微觀體感:細節成就高手 產品經理的微觀體感:反思什麼樣的設計才能讓用戶滿足?覆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