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是一隻兔子,嗎?

埃米是一隻兔子。埃米最大的難題就是自己是不是一隻兔子。埃米跑去問他的媽媽:“你們爲什麼覺得我是一隻兔子呢?我爲什麼不能是一隻大象,或者是一隻倉鼠呢?”埃米的媽媽解下了身上的圍裙,一把抱起小埃米:“寶貝,因爲我和你的爸爸都是兔子啊,你的爺爺奶

原创 生死一場蕭紅夢

總有一些作家的過早逝世令人遺憾,而蕭紅就是其中的一位。《生死場》是蕭紅存世不多的經典之一,生死場不僅是對書本身的詮釋,更是對蕭紅一生的寫照。一場由生到死的掙扎,從未達成和解的不甘與絕望,那個時代的悲劇、女性的悲劇再到她性格的悲劇,都在她那短

原创 “當代經典”與“被經典”

 《活着》是一本被神化的書。僅次於《紅高粱》的國際讚譽干涉了中國人的閱讀體驗,福貴以其默默承受死亡的平民形象與平淡中蘊藉的強烈生存毅力打動了無數人,激起了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對生命的思考,這一成就無疑會在文學史長久留名。但即使是同一時代的作品

原创 重讀魯迅

還記得初讀魯迅時,自己宛如置身於冷水之中,周圍的水是那麼熟悉,而那寒度卻讓人窒息,彷彿一下子就窺破人性的險惡,一切讓我迷茫而不知所措。而閱歷漸漸增長品讀不斷加深,魯迅先生的書也越來越令我想去琢磨回味。魯迅用他的文字向一切舊勢力開火,向那些屈

原创 二十歲的感受

 浮沉散去,時間的線在無限的空間中蔓延,再過不久,我的長線就要打上第二十個結了,還沒怎麼揮霍,我就迎來了二字打頭的年齡。       恩儷,你讀過村上春樹那本《挪威的森林》嗎?不知你讀來覺得如何,人類對某些作品格外強烈的共鳴是這個世界最有趣

原创 趣談王小波

一直就對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印象頗深,再加上《沉默的大多數》文字中流露的性情,左一描右一畫,一幅生動的王小波畫像就在我腦海裏繪製出來了,按理說,像我這樣的後生拿前輩打趣閒談頗不妥當的,不過想來像小波先生這般不喜孔孟禮教的人想來也不會計較,沒

原创 人生的啓航與歸帆

今天,我想在信中和你聊聊我對出遊的並不成熟的看法,我覺得人的生命中隱藏着兩種截然不同的渴望,一種是啓航的憧憬,一種是歸帆的嚮往。每個人都有生長的故鄉,在那片土地上從咿呀學語到蹁躚少年,當每一個角落都被熟悉的目光覆蓋後,我們會開始爲周圍的世界

原创 聖經之根與房龍之果

 欲探其流,先識其源。想要真正瞭解我們以外的民族,就得先了解他們的根,其中歐美人文化的繁盛便是《聖經》和《希臘神話》兩棵根株雜交的碩果。作爲宗教文學史料等多重屬性的《聖經》,自然爲西方學界所格外傾心,而《聖經的故事》便是房龍基於部分成果對於

原创 CSC全殲活死人?老實人黃旭大戰OG孫旭?吳亦凡《大碗寬面》圓滑轉型?這季《新說唱》比《有嘻哈》更有趣!

2019年的夏天,嘻哈音樂再次在全國掀起浪潮。光看到今年這麼棒的選手陣容和賽程設計,我就恨不得動筆寫文章了,後來有些事耽誤了,再加上一期節目比一期精彩,我就拖拖拉拉到了現在。目前,節目八強已經出爐,愛奇藝正片下一集二十強也會出現,再不寫後面

原创 沒有diss?我年輕我說唱?充滿高校學霸?我可能看了假的《中國新說唱》

2017年暑假,在《歌手》《好聲音》等十餘個老牌音樂節目割據市場,觀衆審美顯出疲態的時候,《中國有嘻哈》異軍突起,成爲網綜的現象級事件。上線期間,選手的多數作品成爲網絡金曲,隨便一條微博便開引發全網絡熱烈討論,決賽圈參與選手更是身價百倍增長

原创 深處我國西北內陸,西安憑什麼得到大量國內外遊客的眷顧?

(一)泱泱中華,一數便是五千年曆史,一望盡是繁華的都市,在這片土地上的顆顆明珠中,有一座城市雖無地利之便,但仍被來華的外國遊客相繼拜訪。它不止在當代城市中歷史最爲悠久,而且又擁有古都中少見的現代繁榮。它就是西安,即使在世界文明的“活化石”之

原创 悼念林清玄:人間自此少清歡

2019年1月23日,散文大家林清玄與世長辭。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事實,這兩年臺灣省確實有很多優秀的作家故去,包括李敖、余光中等名家,但還是不曾料到林清玄先生會在六十五歲時就離開我們,我原以爲這樣精通佛理的老人都能長命百歲,向我們傳遞跨越世紀

原创 致敬霍金:因爲你,我的世界纔不只有地球而已

這是我第一次向您寫信,也將是最後一次,我很榮幸能在生命的前二十年與您生活在同一顆星球上。我曾幻想是否有一天能親眼見到您一面,也曾期盼自己能夠真正讀懂您的理論,如今,前一個幻想已經破滅,而後一個期盼卻還遙遙無期。我來自古老而又繁華的東方大國—

原创 《我是唱作人》:己亥年原創音樂大潮將至

差不多去年快到年底時,就是在第一季《中國新說唱》總決賽落幕之後,湖南衛視的《聲入人心》開始廣獲好評的時候。網上開始傳出消息,2019年上半年會有兩檔原創音樂節目問世,分別是愛奇藝的《我是唱作人》和優酷的《這就是原創》,而《歌手》年底也將主打

原创 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在跟人一起生活,還是跟手機一起

一直以來,我都隱隱有種感覺,自己雖然隨着年歲的增長得以理解和見識更多的綺麗風景,但那種有感於世界的美好進而觸發的幸福感卻不斷減少。在家國事業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很高且應當秉持的心態。可在生活之中,對萬事萬物沒有感情是一種很痛苦的體